一放累臣远渡辽,此身如叶任风飘。
生投边塞蒙优渥,笑出长安任寂寥。
飞雁自怜依鸭绿,战袍欣得换金貂。
太平无事空波逐,何处涓埃答圣朝。
一放累臣远渡辽,此身如叶任风飘。
生投边塞蒙优渥,笑出长安任寂寥。
飞雁自怜依鸭绿,战袍欣得换金貂。
太平无事空波逐,何处涓埃答圣朝。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囚禁之地被释放后,远赴辽地的复杂心情与经历。首句“一放累臣远渡辽”,透露出诗人曾遭受长期囚禁,如今得以释放,却不得不远离故土,前往遥远的辽地,内心充满了无奈与凄凉。接着,“此身如叶任风飘”一句,以落叶随风飘荡的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此刻的无助与飘零感。
“生投边塞蒙优渥,笑出长安任寂寥。”这两句对比鲜明,前句写诗人到达边塞后受到的优待,后句则描述离开繁华的长安时的孤独与淡然。这反映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自由的渴望,也有对现实的无奈接受。
“飞雁自怜依鸭绿,战袍欣得换金貂。”这里通过飞雁与战袍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转变。飞雁象征着自由与向往,而战袍与金貂则代表了权力与荣誉。诗人或许在思考,是追求自由与自然的本性,还是接受权势与荣耀的生活方式。
最后,“太平无事空波逐,何处涓埃答圣朝。”表达了诗人对当下的平静生活感到无所适从,似乎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或贡献。他思考着如何回应国家的恩泽,寻找自己的价值所在。整首诗情感深沉,既展现了个人命运的起伏,也触及了对国家与社会的责任感和自我价值的探索。
危阁轻裘陟望宸,欲逃蒸暑若忧焚。
清风自越兼金贵,真境都无数仞分。
归渚水禽明似雪,扰空沙燕闹如蚊。
凭轩眷阙羁魂断,乱逐南飞送雨云。
白马黄金鞍,蹀躞柳城前。
问此何乡客,长安恶少年。
结发从戎事,驰名振朔边。
良弓控繁弱,利剑挥龙泉。
披林扼凋虎,仰手接飞鸢。
前年破沙漠,昔岁取祁连。
折冲摧右校,搴旗殪左贤。
昆弥还谢力,庆忌本推儇。
海外平遐险,来庭识负褰。
三韩劳薄伐,六事指幽燕。
良家选河右,猛将征西山。
浮云屯羽骑,蔽日引长旃。
自矜有馀勇,应募忽争先。
王师已得隽,夷首失求全。
鼓行徇玉检,乘胜荡朝鲜。
志勇期功立,宁惮微躯捐。
不羡山河赏,谁希竹素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