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洲湖》
《九洲湖》全文
明 / 王渐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潇潇霏雨晚相频,湖上归来岸葛巾。

学制荷衣聊自适,养成鸥性不堪驯。

松关叶长云苗细,石鼎茶烹雪浪匀。

却恐空山烟雾重,故人书使得无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归家途中所见之景与内心感受,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首联“潇潇霏雨晚相频,湖上归来岸葛巾”,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湖面的宁静景象。潇潇的细雨在傍晚时分持续不断,诗人从湖边归来,头戴葛巾,形象地展现了他与自然的亲近。这里不仅描绘了景色,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淡泊。

颔联“学制荷衣聊自适,养成鸥性不堪驯”,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荷衣,即荷叶制成的衣服,象征着简朴的生活方式和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态度。而“鸥性不堪驯”则表达了诗人不愿被世俗束缚,追求自由自在生活的愿望。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颈联“松关叶长云苗细,石鼎茶烹雪浪匀”,将视线转向自然界的另一幅画面。松树的叶子在云雾中显得格外细长,石鼎中煮茶的水花如同雪浪般均匀翻滚,这一静一动的画面,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和谐,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尾联“却恐空山烟雾重,故人书使得无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担忧与期待。担心山中烟雾浓重,可能会影响与朋友的通信,体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远方友人的牵挂。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期待,希望与朋友分享自己的新发现与体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自然和谐以及友情的深刻感悟,表达了其对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与向往。

作者介绍

王渐逵
朝代:明

(1498—1559)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猜你喜欢

赠姚茂翼先生

每从挥麈挹元襟,远韵高怀不可寻。

出世法因住世得,穷交情以素交深。

微言阐处关天地,静理参时见古今。

笑我疏狂尚喜猎,藉君好作顶门针。

(0)

生日志感

七尺终何用,空惊此日临。

强随人笑语,难慰尊慈心。

拓落半生废,劬劳百感深。

秋风殊多恶,向晚倍萧森。

(0)

同邑侯王山长过塔山·其二

兜舆穿诘曲,隐隐逗蓬门。

篱落市烟接,荒堆冢屋存。

环陴惟野戍,抱日只孤村。

顾盼前山近,松风入耳喧。

(0)

送李其础公车北上兼上乃翁太史

交道为至义,不向尘俗生。

日月为至精,不履砂石行。

我昔之四方,中道与君迎。

虽则倾盖欢,迟之乃成盟。

君行多澹荡,余遇多嵚峥。

君复怀旷森,余生中如砰。

二者亦粗迹,达士贵有诚。

今君抟九万,余听疾羽声。

成败不着胸,惜不与偕鸣。

勿忘平生志,袖手看危枰。

持此谢吾师,加餐造太平。

东山不荒芜,余方事耘耕。

(0)

访冯氏诸子白鹿社

片帆风紧到溪头,十载重来访旧游。

入社自应同靖节,回船吾敢学王猷。

开林海畔闻涛响,编石岩前作径幽。

折鹿未须誇胜事,与君聊醉菊花秋。

(0)

兰湖曲四首·其一

越女红妆隐画桡,波光荡漾水萦摇。

双双桂桨中流稳,胜度风江八月潮。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