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雨后自纵横,不待风收放晓晴。
百计花期成谩与,一年春色过清明。
谁家钻燧罢藏火,何处吹箫犹卖饧。
回首故园魂欲断,鸟飞只是片时程。
浮云雨后自纵横,不待风收放晓晴。
百计花期成谩与,一年春色过清明。
谁家钻燧罢藏火,何处吹箫犹卖饧。
回首故园魂欲断,鸟飞只是片时程。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的自然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慨。首联“浮云雨后自纵横,不待风收放晓晴”以浮云在雨后的自由飘荡,象征着自然界的变化无常,同时也暗示了人事的不可预测。次联“百计花期成谩与,一年春色过清明”则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春天的美景虽美,却终将随着清明的到来而消逝。
接着,“谁家钻燧罢藏火,何处吹箫犹卖饧”两句,通过描述人们在清明前后不同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节日的氛围和习俗,同时暗含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传统节日的尊重。最后,“回首故园魂欲断,鸟飞只是片时程”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即使距离故乡只是一次鸟儿飞行的时间,但心中的思念却如同断线的风筝,难以收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清明时节自然景色和人文活动的细腻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季节更替以及对故乡深切思念的情感,充满了淡淡的哀愁和对生活的深情。
灵峰发远想,不傍耆阇住。
万里九霄飞,回翔得佳处。
群山争附从,江海亦奔注。
西子解娱人,当前弄烟雨。
鬼神矢典守,求索滋危惧。
夜遣斧凿来,相牵就归路。
徘徊恋风月,荏苒迷云树。
穿胁默无言,垂头坐犹踞。
我方息机心,辄欲通灵语。
天时易迁流,世事足乖迕。
游行本取适,胶固反失据。
借曰怀此都,何嫌暂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