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那得黄金屋,命里惟堪白板扉。
竹几藤床安岁晚,牙签玉轴晃朝辉。
秋风锦里芙蓉老,春水银塘杜若肥。
看取碧梧枝上凤,引雏来伴作双飞。
书中那得黄金屋,命里惟堪白板扉。
竹几藤床安岁晚,牙签玉轴晃朝辉。
秋风锦里芙蓉老,春水银塘杜若肥。
看取碧梧枝上凤,引雏来伴作双飞。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桐村的生活场景,充满了淡泊与宁静之美。首联“书中那得黄金屋,命里惟堪白板扉”以对比手法,表达了对物质财富的淡然态度,以及对简朴生活的追求。接着,“竹几藤床安岁晚,牙签玉轴晃朝辉”两句,通过具体物品的描写,展现了隐居环境的清雅与舒适,同时也暗示了主人的文化修养和高洁志趣。
“秋风锦里芙蓉老,春水银塘杜若肥”则将季节更替与自然景观相结合,通过“老”与“肥”的对比,既描绘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变化,也暗含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最后,“看取碧梧枝上凤,引雏来伴作双飞”以“凤”这一象征吉祥与和谐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伴侣相伴,共享天伦之乐,体现了隐士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与和谐共生的人生哲学,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昔人当此歌还舞,那知今作禅林幽。
因山筑台几十仞,绮罗烂熳青云头。
伯图一逐春云散,建节衮衮来诸侯。
兴公每作长往意,安石或蕴苍生谋。
白云悠悠自来去,高风一堕三千秋。
梵王宫殿半风雨,中间擅越谁继修。
兴废百年如走马,光阴多少逐东流。
争似仙境不在远,往往泛海寻丹丘。
只如此山在城郭,上有仙迹下龙湫。
风月连床禅味淡,松风一径翠烟浮。
我家此去才咫尺,瘦藤扶病每冥搜。
观迹虽同鹿门隐,壮心犹抱魏阙忧。
姑苏瞿公真磊落,一掬和气春云浮。
法星几载照南粤,硕德宜作济川舟。
居官只饮广州水,寻幽还慕远公俦。
伤心烽火频年起,四望茫茫郭垒稠。
斯民凋瘵若大旱,碧天怅望云油油。
昔人论治亦可畏,廉耻道丧此其尤。
履霜为戒贵在早,未及风雨宜绸缪。
但于一念在经济,浮云富贵非所求。
浩歌长赋岂不能,肩舆或可陪鸣驺。
一榻在公知不少,高谊愧我非周球。
《次韵翟宪副登粤秀山》【明·张诩】昔人当此歌还舞,那知今作禅林幽。因山筑台几十仞,绮罗烂熳青云头。伯图一逐春云散,建节衮衮来诸侯。兴公每作长往意,安石或蕴苍生谋。白云悠悠自来去,高风一堕三千秋。梵王宫殿半风雨,中间擅越谁继修。兴废百年如走马,光阴多少逐东流。争似仙境不在远,往往泛海寻丹丘。只如此山在城郭,上有仙迹下龙湫。风月连床禅味淡,松风一径翠烟浮。我家此去才咫尺,瘦藤扶病每冥搜。观迹虽同鹿门隐,壮心犹抱魏阙忧。姑苏瞿公真磊落,一掬和气春云浮。法星几载照南粤,硕德宜作济川舟。居官只饮广州水,寻幽还慕远公俦。伤心烽火频年起,四望茫茫郭垒稠。斯民凋瘵若大旱,碧天怅望云油油。昔人论治亦可畏,廉耻道丧此其尤。履霜为戒贵在早,未及风雨宜绸缪。但于一念在经济,浮云富贵非所求。浩歌长赋岂不能,肩舆或可陪鸣驺。一榻在公知不少,高谊愧我非周球。
https://shici.929r.com/shici/IukP9l.html
天下山水原有志,吾侪拈笔谁敢拟。
补残拾剩录漏馀,难免时人私筦尔。
脚跟奔走半九州,问水寻山春复秋。
到处有境因人胜,岂独此境籍儒流。
梧峰桂岫东西表,夕照晴岚何时了。
宝溪石径乐渔樵,几曲沧浪归路窈。
龙津之渡晚嘈嘈,两岸归人不绝号。
东埔之农春起早,一年首事肯辞劳。
龟峰古塔禅留址,燕石长亭客设醪。
能令胜境谁称首,因人何事吁嗟久。
我心尚壮尤少年,未识时伍如心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