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张女挽诗》
《张女挽诗》全文
元 / 宋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三生常侍玉宸君,想像文姬一样人。

露气清凝仙掌夜,天葩秀吐上林春。

木兰歌怨征行苦,柳絮才高老大身。

却是贞魂埋不得,綵鸾同与驾飙轮。

(0)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宋褧为张女士所作的挽诗,通过对张女的赞美和对其命运的感慨,展现出对逝者的深情缅怀。首句“三生常侍玉宸君”,暗示张女或许曾有宫廷生活的经历,像蔡文姬般才情出众。接下来的“露气清凝仙掌夜,天葩秀吐上林春”描绘了她如仙子般的气质,即使在夜晚也能散发出清冷而高贵的气息,如同春天上林中的奇葩。

“木兰歌怨征行苦”借用了花木兰的典故,表达张女可能有着坚韧不屈的性格,对于生活中的艰难困苦有所感知。然而,“柳絮才高老大身”又暗示她的才华未得施展,年纪已大,未能充分展现其才情。最后两句“却是贞魂埋不得,綵鸾同与驾飙轮”表达了诗人对张女未能得到应有的认可和归宿的惋惜,将她比作彩鸾,渴望她能在另一个世界驾着疾风之车,寓意其灵魂的自由与不凡。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张女的形象,既有才情横溢的一面,又有未竟的人生遗憾,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深深怀念和哀悼之情。

作者介绍
宋褧

宋褧
朝代:元   字:显夫   籍贯:大都宛平(今属北京市)   生辰:1294-1346

宋褧(1294-1346), 字显夫,大都宛平(今属北京市)人。泰定元年(1324)进士,授秘书监校书即,改翰林编修。后至元三年(1337)累官监察御史,出佥山南宪,改西台都事,入为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擢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卒赠范阳郡侯,谥文清。著有《燕石集》。延佑中,挟其所作诗歌,从其兄本(字诚夫)入京师,受到元明善、张养浩、蔡文渊、王士熙方等学者的慰荐。至治元年(1321),兄诚夫登进士第一,后三年(1324)显夫亦擢第,出于曹元用、虞集、孛术鲁翀之门,时士论荣之。
猜你喜欢

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其七立部伎

胡部新声锦筵坐,中庭汉振高音播。

太宗庙乐传子孙,取类群凶阵初破。

戢戢攒枪霜雪耀,腾腾击鼓云雷磨。

初疑遇敌身启行,终象由文士宪左。

昔日高宗常立听,曲终然后临玉座。

如今节将一掉头,电卷风收尽摧挫。

宋晋郑女歌声发,满堂会客齐喧㰤。

珊珊佩玉动腰身,一一贯珠随咳唾。

顷向圜丘见郊祀,亦曾正旦亲朝贺。

太常雅乐备宫悬,九奏未终百寮惰。

惉滞难令季札辨,迟回但恐文侯卧。

工师尽取聋昧人,岂是先王作之过。

宋沇尝传天宝季,法曲胡音忽相和。

明年十月燕寇来,九庙千门虏尘涴。

我闻此语叹复泣,古来邪正将谁奈。

奸声入耳佞入心,侏儒饱饭夷齐饿。

(0)

寺院新竹

宝地琉璃坼,紫苞琅玕踊。

亭亭巧于削,一一大如拱。

冰碧林外寒,峰峦眼前耸。

槎枒矛戟合,屹仡龙蛇动。

烟泛翠光流,岁馀霜彩重。

风朝竽籁过,雨夜鬼神恐。

佳色有鲜妍,修茎无拥肿。

节高迷玉镞,箨缀疑花捧。

讵必太山根,本自仙坛种。

谁令植幽壤,复此依闲冗。

居然霄汉姿,坐受藩篱壅。

噪集勌鸱乌,炎昏繁蠛蠓。

未遭伶伦听,非安子猷宠。

威凤来有时,虚心岂无奉。

(0)

乐府古题序.夫远征

赵卒四十万,尽为坑中鬼。

赵王未信赵母言,犹点新兵更填死。

填死之兵兵气索,秦强赵破括敌起。

括虽专命起尚轻,何况牵肘之人牵不已。

坑中之鬼妻在营,髽麻戴绖鹅雁鸣。

送夫之妇又行哭,哭声送死非送行。

夫远征,远征不必戍长城,出门便不知死生。

(0)

襄阳为卢窦纪事·其五

花枝临水复临堤,闲照江流亦照泥。

千万春风好抬举,夜来曾有凤皇栖。

(0)

与吴侍御春游

苍龙阙下陪骢马,紫阁峰头见白云。

满眼流光随日度,今朝花落更纷纷。

(0)

甘州曲

画罗裙,能解束。称腰身,柳眉桃脸不胜春。

薄媚足精神,可惜沦落在风尘。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姚燮 彭孙贻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