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阶何待舞经旬,玉帛初通雨露频。
煦育肯分千里外,绥怀浑似一家人。
幸陪周宴清光接,近挹尧樽咫尺亲。
新宠归来分海国,共将华祝颂皇仁。
虞阶何待舞经旬,玉帛初通雨露频。
煦育肯分千里外,绥怀浑似一家人。
幸陪周宴清光接,近挹尧樽咫尺亲。
新宠归来分海国,共将华祝颂皇仁。
这首清代陈登大的《恭和御制赐朝鲜琉球安南诸国使臣诗》以典雅的词句描绘了皇帝对周边国家使臣的恩遇与关怀。首句“虞阶何待舞经旬”,形象地表达了对使臣们长期等待的慰劳,暗示了朝廷的重视和欢迎。次句“玉帛初通雨露频”,运用了“玉帛”象征外交礼仪,以及“雨露”比喻皇恩浩荡,展现了恩赐的频繁。
“煦育肯分千里外”进一步强调了皇帝的仁爱之心,即使相隔千里,也愿分享这份温暖。接下来,“绥怀浑似一家人”表达了对各国使臣如同家人般的亲近和安抚,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与团结精神。
“幸陪周宴清光接,近挹尧樽咫尺亲”描绘了使臣们有幸参与朝廷盛宴,与皇帝亲密无间的场景,显示出皇家的尊荣。最后两句“新宠归来分海国,共将华祝颂皇仁”,表达了对这些国家共同庆祝皇帝仁德的期待,以及对皇恩浩荡的赞美。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既展示了清朝皇帝的威仪,又传达了其对周边国家的友善与包容,是一首具有外交意味的宫廷佳作。
荀吴伐鲜虞,钜鹿围其鼓。
或请以城叛,穆子拒弗许。
好恶苟弗愆,民皆知适所。
弗赏为失信,赏恶则何取。
欲城而迩奸,所丧多无补。
鼓人杀叛人,缮备更守禦。
围之又三月,请降仍致语。
民犹有食色,姑修而城拒。
食竭告力尽,取之方振旅。
不纳叛仍当,不抚降何处。
信如待食竭,菅命岂弗苦。
何云不戮一,谬托怠弗贾。
子鱼诮宋襄,致志鼓儳可。
设其爱二毛,则如服于楚。
比义可知非,何事丘明叙。
浮夸真定评,吾闻之韩愈。
一声凄其,数声哀怨,世间何物能忧。
惹褊情南阮,涕泪长流。
多少繁红嫩紫,悲咽处、叶落香收。
何况是、残灯夜雨,白发新秋。休休。
冯唐已老,有角吹残暑,雁语南楼。
怅迩来踪迹,又客皇州。
总是孤臣孽子,千载后、唧唧啾啾。
云窗内、閒吟閒写,与尔同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