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咏·其十一》
《杂咏·其十一》全文
清 / 黄景仁   形式: 古风

浮海去南越,望古建德国。

渺怀结衣冠,怆虑动颜色。

谁知此中人,出入惟作息。

渊明有心人,归拟避秦客。

千载桃花源,想象遗民宅。

自崖讵能从,问津信何益。

无怀与葛天,吾将共晨夕。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的《杂咏》系列之一,名为“其十一”。黄景仁以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追求心灵宁静的画面。

诗中开篇“浮海去南越,望古建德国”,借由想象中的航海之旅,表达了对遥远之地的向往与探索精神。接着,“渺怀结衣冠,怆虑动颜色”两句,通过描绘内心深处的思绪与情感波动,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与传统的深深怀念与感慨。

“谁知此中人,出入惟作息”则揭示了诗人的孤独感,仿佛在追寻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方式,强调了个人内心的自由与独立。紧接着,“渊明有心人,归拟避秦客”引用陶渊明的故事,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即远离尘世纷扰,过着简单而充实的生活。

“千载桃花源,想象遗民宅”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理想化的追求,桃花源成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一个象征,代表着一个远离喧嚣、充满和谐与安宁的理想社会。最后,“自崖讵能从,问津信何益”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与困惑,暗示了寻找理想之路的艰难与不确定性。

“无怀与葛天,吾将共晨夕”则是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憧憬,希望与古代贤者一同度过平凡而充实的日子,体现了他对古代淳朴生活方式的向往和对现代文明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思考,以及对现实世界的复杂感受。它不仅是一次心灵的旅行,也是对人性、社会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探讨。

作者介绍
黄景仁

黄景仁
朝代:清   字:汉镛   号:鹿菲子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生辰:1749~1783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人,宋朝诗人黄庭坚后裔,清代诗人。黄景仁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乾隆四十六(1781年)被任命为县丞,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病逝。
猜你喜欢

雍秀才画草虫八物·其一促纤

月丛号耿耿,露叶泣漙漙。

夜长不自暖,那忧公子寒。

(0)

吊徐德占,并引

美人种松柏,欲使低映门。

栽培虽易长,流恶病其根。

哀哉岁寒姿,肮脏谁与论。

竟为明所误,不免刀斧痕。

一遭儿女污,始觉山林尊。

从来觅栋梁,未省傍篱藩。

南山隔秦岭,千树龙蛇奔。

大厦若畏倾,万牛何足言。

不然老岩壑,合抱枝生孙。

死者不可侮,吾将遗后昆。

(0)

题云龙草堂石磬

折为督邮腰,悬作山人室。

殊非濮上音,信是泗滨石。

(0)

与梁先、舒焕泛舟,得临酿字,二首·其一

彭城古战国,孤客倦登临。

汴泗交流处,清潭百丈深。

故人轻千里,茧足来相寻。

何以娱嘉客,潭水洗君心。

(0)

春词和韵·其四

暖风深巷卖花天,争买繁华袅鬓边。

拣得一枝红踯躅,隔帘抛与沈郎钱。

(0)

上元过祥符僧可久房,萧然无灯火

门前歌舞斗分朋,一室清风冷欲冰。

不把琉璃闲照佛,始知无尽本无灯。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屈大均 王世贞 刘克庄 苏轼 胡应麟 杨万里 欧大任 姚燮 彭孙贻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