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丘一望已凄凉,况复西山古战场。
日暗群鸦啼落木,烟深饥雀噪斜阳。
祀崇孤社天恩重,鬼到幽坛夜气长。
寄语宁侯卜氏子,莫多违慢侮城隍。
荒丘一望已凄凉,况复西山古战场。
日暗群鸦啼落木,烟深饥雀噪斜阳。
祀崇孤社天恩重,鬼到幽坛夜气长。
寄语宁侯卜氏子,莫多违慢侮城隍。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凉而悲壮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代战场的凄凉景象和祭祀活动的庄严肃穆。诗人以“荒丘”、“古战场”为背景,渲染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与哀愁氛围。日暮时分,乌鸦在枯木间哀鸣,饥饿的鸟雀在斜阳下发出嘈杂之声,这些生动的场景不仅勾勒出自然界的萧瑟,也暗示了战争的残酷与生命的脆弱。
接着,诗中提到祭祀活动,尽管面对着重重困难——“祀崇孤社天恩重”,即祭祀虽面临诸多挑战,但天子的恩典依然厚重,表达了对传统信仰的尊重与坚守。同时,“鬼到幽坛夜气长”一句,既体现了对亡灵的敬畏,也暗示了夜晚祭祀仪式的延续与神秘色彩。
最后,诗人向“宁侯卜氏子”发出呼吁,希望他们不要过于轻慢或侮辱城隍神灵,这不仅是对个人道德修养的提醒,也是对社会伦理秩序的一种维护。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的同时,融入了对人伦道德的思考,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内涵与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