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禅馀味国风,早因持论偶名公。
久伤琴丧人亡后,忽有云和雪唱同。
绳琢静闻罤象外,是非闲见寂寥中。
时来日往缘真趣,不觉秋江度塞鸿。
一念禅馀味国风,早因持论偶名公。
久伤琴丧人亡后,忽有云和雪唱同。
绳琢静闻罤象外,是非闲见寂寥中。
时来日往缘真趣,不觉秋江度塞鸿。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的作品,名为《谢孙郎中寄示》。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内心感受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的诗。
“一念禅馀味国风”:这里的“一念”指的是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通过修禅达到内心的平静和满足。"国风"是指古代民间歌谣的风格,这里用来形容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向往。
“早因持论偶名公”:这句话表明诗人曾因为某种理论或观点而与他人相识,并因此获得了一个公正的称号。这反映出诗人的学识和品格。
“久伤琴丧人亡后,忽有云和雪唱同”:“久伤”指的是长时间以来的忧伤,“琴丧人亡”则是指失去了音乐的伴随和亲朋的离去。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却意外地出现了“云和雪”的和谐之声,这里的“唱同”意味着诗人在这种自然界的声音中找到了共鸣。
“绳琢静闻罤象外,是非闲见寂寥中”:“绳琢”指的是细腻的刻画或雕饰,“静闻”则是形容诗人在宁静中倾听着那些超越世俗纷扰的声音。"罤象"通常指的是佛教中的禅定之境界,"是非闲见寂寥中"表达了诗人通过内心的修炼,超脱了世间的功名和是非。
“时来日往缘真趣,不觉秋江度塞鸿”:这句话描绘出时间流逝,日子匆匆,而诗人的内心却因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而获得了真正的快乐。"不觉秋江度塞鸿"则是说在这样的状态中,连季节的变换也不复杂重见,即便是秋天的江景,也只感到平静如同塞鸿(一种鸟名)般地流逝。
总体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崇,对自然界声音的欣赏,以及通过内心修炼超脱世俗烦恼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