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赵优奏良爌投赠二首·其一》
《次韵赵优奏良爌投赠二首·其一》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不留妄念著胸中,弋者何心更慕鸿。

畴昔直前焚戆草,即今殿后著谈丛。

放言遣兴诗瓢满,野史诛奸笔钺公。

埋骨家山百无恨,圣贤厄蔡更徂东。

(0)
翻译
心中不留任何杂念,猎人的心中只有对大雁的向往。
昔日坦率前行,焚烧愚昧之草,如今在众人之后,却成为谈论的焦点。
我以诗歌抒发内心,放言遣怀,历史的真相由公正的笔记录下奸邪。
我死后,家乡的山川再无遗憾,圣贤如蔡邕虽遭困厄,仍向东流去继续传播智慧。
注释
妄念:杂乱无章的想法。
弋者:猎人。
戆草:比喻愚昧无知的事物。
殿后:指在人群或事件中居于最后。
诗瓢:比喻诗人的创作源泉。
野史:非官方的历史记载,通常指民间流传的历史。
笔钺:比喻写作或批评的权力。
厄蔡:蔡邕,东汉学者,此处借指遭受困境的圣贤。
徂东:往东流去,象征时间流逝或历史前进。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刘克庄所作,名为《次韵赵优奏良爌投赠二首(其一)》。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是在表达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境界。

“不留妄念著胸中”,表明了作者对于内心杂念的放弃,不让它们在心中停留。这反映出了作者对于精神独立和自我净化的一种追求。

“弋者何心更慕鸿”,这里的“弋者”指的是古代射鸟的人,而“慕鸿”则是一种怀念高远之物的意象。结合上下文,这里可能是在表达作者对于自由和高洁境界的向往。

“畴昔直前焚戆草,即今殿后著谈丛”,这里描述了一个场景,从前的荒野被焚烧过,而现在却在宫殿之后种植着花草。这可能是在比喻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变化,也可能是对某些事物或观念转变的暗示。

“放言遣兴诗瓢满,野史诛奸笔钺公”,这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于文学创作和历史记录的态度。“放言”意味着畅所欲言,“遣兴”则是通过写作来抒发情怀;“野史”通常指的是非官方的历史记载,而“诛奸笔钺公”则是在强调这种记录应保持真实和严肃。

“埋骨家山百无恨,圣贤厄蔡更徂东”,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于归宿和精神追求的最终态度。“埋骨家山”意味着将自己的遗体安葬在心之所向的家乡山中,而“百无恨”则是对生命和尘世的一种释然;“圣贤厄蔡更徂东”可能是在暗示那些伟大而又遥远的理想或精神导师,虽然他们已经逝去,但精神永存。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思想,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历史和文学的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听鸽铃

蓬蒿门巷久张罗,岂有笼坊重客过。

天外鸽铃惊午枕,儿童误起听长呵。

(0)

寄大人二首·其一

去家千里外,飘泊若为心。

诗诵南陔句,琴歌陟岵音。

承颜故国远,举目白云深。

欲识归宁意,三年数岁阴。

(0)

春阴古律二首·其一

薄云笼日弄轻阴,试与诗工略话春。

蠢蠢绿杨初学线,茸茸碧草渐成茵。

园林深寂撩私恨,山水昏明恼暗颦。

芳意被他寒约住,天应知有惜花人。

(0)

代送人赴召司农

当年持节使,宽厚出诚心。

郡国承风远,朝廷注意深。

十行初下诏,四海望为霖。

几夜台星转,光侵九棘林。

(0)

航海

地角与天倪,茫茫何处期。

星回析木次,日挂扶桑枝。

沉石寻孤屿,浮针辨四维。

飘然一桴意,持此欲安之。

(0)

鉴轩

凿地一鉴小,清照远山眉。

不起奔雷浪,微生濯月漪。

林深来属玉,萍碎引伊尼。

缅想人中镜,披云睹更奇。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