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鉴轩》
《鉴轩》全文
宋 / 庄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凿地一鉴小,清照远山眉。

不起奔雷浪,微生濯月漪。

林深来属玉,萍碎引伊尼。

缅想人中镜,披云睹更奇。

(0)
注释
鉴:镜子,这里指水面像镜子一样。
远山眉:比喻远方的山峦线条如同女子的眉毛。
奔雷浪:形容波涛汹涌,像打雷一样。
濯月漪:月光下的涟漪,形象描绘水面上的光影。
属玉:鸟名,声音清脆,这里代指鸟鸣声。
伊尼:古代女子名字,这里代指女性。
人中镜:比喻人的心灵或眼睛明亮如镜。
披云睹更奇:拨开云雾后看到更为奇特的景象,可能指心灵上的领悟。
翻译
凿出的小池清澈如镜,映照着远处山峦的眉黛。
它不激起汹涌的雷鸣波浪,只在微风中泛起月亮般的涟漪。
树林深处传来玉石般的鸟鸣,浮萍散开引领着她的踪迹。
遥想这如人的明镜,拨开云雾后展现出更为奇妙的景象。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庄珙内心深处的宁静与超脱。"凿地一鉴小"表达了一种简约而又不失精致的意境,仿佛诗人在大自然中发现了一面小小的镜子,可以清晰照映远方山脉的轮廓。这不仅是对景物的写实,更蕴含着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

"清照远山眉"中的"眉"字,常用来形容山脊或山势,这里则借指那些连绵起伏的山峰。诗人通过这句话,将镜子里的倒影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对自然之美的感悟。

"不起奔雷浪,微生濯月漪"则是对水面的描写,没有惊涛骇浪,只是在细雨或露珠的滋润下泛起微波。这里的"濯月"指的是月光下的水面,而"濯"字还带有一丝柔和之意,增添了一种宁静的氛围。

接下来的"林深来属玉,萍碎引伊尼"中,"林深"形容树木茂密,"属玉"则是说树叶间透露出淡淡的光辉,如同玉石一般。"萍碎"可能指的是水生植物的细小花朵,而"伊尼"则是一种古代乐器,这里用来比喻微风过林的声音,既有视觉上的美感,又增添了听觉上的和谐。

最后两句"缅想人中镜,披云睹更奇"表达了诗人对镜子中映射出的自然景观的深刻思考。"人中镜"可能是指诗人的内心世界,如同一面镜子一样清晰映照着周遭的美好。而"披云睹更奇"则是在说,通过这面镜子,诗人能够洞见更多超出常人视野、令人惊叹的神奇景象。

整首诗以其精致细腻的笔触和深远的意境,展示了作者庄珙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以及他在自然中寻找内心宁静与精神寄托的情怀。

作者介绍

庄珙
朝代:宋

庄珙,高宗绍兴三十二年(一一六二)知新城县(明万历《新城县志》卷三)。今录诗三首。
猜你喜欢

送王饶州赴召

吾君日旰坐延英,寤寐得人成太平。

常恐珍才在空谷,岂容旧德久专城。

颍州便合为丞相,渤海无庸拜水衡。

今代吴公祇公是,自惭名谢洛阳生。

(0)

投曾原伯运使二首·其一

一自嘉禾见,于今岁几多。

飞腾公可那,流落我如何。

旧说金能点,今成镜失磨。

未甘终痼疾,还复向医和。

(0)

与契兄

因怀碧云友,发兴青林端。

要尽深幽趣,浑忘下上难。

泉声流咽绝,松韵响高寒。

久作庐山别,疑从梦境看。

(0)

唐兴寺怀孟东野

蔷薇虽是后人栽,一度春风一度开。

绝怜东野归何处,无复花前把酒来。

(0)

木犀四首·其二

人言山水钟人物,我道英灵属此花。

枯死犹堪作香供,不同桃李混泥沙。

(0)

醉蓬莱.庆寿

破新正春到,五叶尧蓂,弄芳初秀。

剪彩然膏,灿华筵如昼。

家庆图中,老莱堂上,竞祝翁遐寿。

喜气欢容,光生玉斝,香霏金兽。

谁会高情,淡然声利,一笑尘寰,万缘何有。

解组归来,访渔樵朋友。

华发苍颜,任从老去,但此情依旧。

岁岁年年,花前月下,一尊芳酒。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