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地一鉴小,清照远山眉。
不起奔雷浪,微生濯月漪。
林深来属玉,萍碎引伊尼。
缅想人中镜,披云睹更奇。
凿地一鉴小,清照远山眉。
不起奔雷浪,微生濯月漪。
林深来属玉,萍碎引伊尼。
缅想人中镜,披云睹更奇。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庄珙内心深处的宁静与超脱。"凿地一鉴小"表达了一种简约而又不失精致的意境,仿佛诗人在大自然中发现了一面小小的镜子,可以清晰照映远方山脉的轮廓。这不仅是对景物的写实,更蕴含着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
"清照远山眉"中的"眉"字,常用来形容山脊或山势,这里则借指那些连绵起伏的山峰。诗人通过这句话,将镜子里的倒影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对自然之美的感悟。
"不起奔雷浪,微生濯月漪"则是对水面的描写,没有惊涛骇浪,只是在细雨或露珠的滋润下泛起微波。这里的"濯月"指的是月光下的水面,而"濯"字还带有一丝柔和之意,增添了一种宁静的氛围。
接下来的"林深来属玉,萍碎引伊尼"中,"林深"形容树木茂密,"属玉"则是说树叶间透露出淡淡的光辉,如同玉石一般。"萍碎"可能指的是水生植物的细小花朵,而"伊尼"则是一种古代乐器,这里用来比喻微风过林的声音,既有视觉上的美感,又增添了听觉上的和谐。
最后两句"缅想人中镜,披云睹更奇"表达了诗人对镜子中映射出的自然景观的深刻思考。"人中镜"可能是指诗人的内心世界,如同一面镜子一样清晰映照着周遭的美好。而"披云睹更奇"则是在说,通过这面镜子,诗人能够洞见更多超出常人视野、令人惊叹的神奇景象。
整首诗以其精致细腻的笔触和深远的意境,展示了作者庄珙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以及他在自然中寻找内心宁静与精神寄托的情怀。
吾君日旰坐延英,寤寐得人成太平。
常恐珍才在空谷,岂容旧德久专城。
颍州便合为丞相,渤海无庸拜水衡。
今代吴公祇公是,自惭名谢洛阳生。
破新正春到,五叶尧蓂,弄芳初秀。
剪彩然膏,灿华筵如昼。
家庆图中,老莱堂上,竞祝翁遐寿。
喜气欢容,光生玉斝,香霏金兽。
谁会高情,淡然声利,一笑尘寰,万缘何有。
解组归来,访渔樵朋友。
华发苍颜,任从老去,但此情依旧。
岁岁年年,花前月下,一尊芳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