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答沈紫硖》
《和答沈紫硖》全文
明 / 许相卿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我本山泽癯,结庐白云岑。

岂独远尘土,风雨亦俯临。

朝阳读吾书,卒业群壑阴。

赤手莫援世,敢云长往心。

江山入扪虱,形神调戏禽。

新暑不到窗,空庭梧十寻。

故人遥相忆,因风遗好音。

硖上有初约,莫辞山路深。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与心境,充满了对自然的亲近与内心的宁静。诗中以“我本山泽癯,结庐白云岑”开篇,点明了诗人作为山林隐士的身份,居住在白云缭绕的山峰之巅,远离尘嚣,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岂独远尘土,风雨亦俯临”,进一步阐述了隐士虽远离尘世,但自然界的风雨依然能触及他的生活,象征着自然与隐士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接着,“朝阳读吾书,卒业群壑阴”描述了隐士在朝阳下读书,完成学业后,目光投向群山之阴,体现了他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赤手莫援世,敢云长往心”表达了诗人不问世事的态度,即使手中无权无势,也不愿涉足世俗,保持一颗远离尘嚣的心。接下来的“江山入扪虱,形神调戏禽”则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仿佛与山川、飞禽进行了一场心灵的对话,体现了他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新暑不到窗,空庭梧十寻”描绘了夏日炎炎,但隐居之所却清凉宜人,庭院中的梧桐树高大茂盛,为诗人提供了一片凉爽之地。最后,“故人遥相忆,因风遗好音”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通过风传递了友人的问候,体现了友情的深厚与自然界的神奇力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士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同时也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与怀念,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许相卿
朝代:明

(1479—?)浙江海宁人,字伯台,晚年自号云村老人。正德十二年进士。世宗即位,授兵科给事中。为给事三年,屡上疏言事,尤极言功臣子弟荫官不及中官厮养,皆不听,遂谢病归。嘉靖八年诏养病三年以上不赴都者,落职闲住,遂废。夏言秉政后,招之,谢勿应。
猜你喜欢

直舍有书·其二

林低野阔暝烟浮,似与幽人耳目谋。

邂逅前身溧阳尉,欲将半俸博冥搜。

(0)

次韵和梁才甫与曾叔夏喜雨

金节经过玉帐开,初筵风雨烛花摧。

凤凰池外浓云合,獬豸冠前爽气来。

已洗郊原秋淡荡,不妨星月夜昭回。

拾遗说尹村村到,盛看丰年社酒杯。

(0)

送淳轼二上座·其二

上人定自有佳处,眉宇翠气连湖山。

烟边候雁著行急,力挽不留相与还。

(0)

邻寺遣兴三绝句·其三

修源一带碧湾环,上有江西淡伫山。

便觉心尘双寂寞,不愁骑省鬓毛斑。

(0)

次韵九弟五绝句·其一

远韵会须真迈往,高怀那用太分明。

病夫阅世盖多矣,说病由来非妄情。

(0)

自和六绝句·其一

丽日暄风下大荒,百花气暖汉宫香。

携幼来寻竹间寺,游丝寂寂绕回廊。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