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自春兰自芽,游山过我兴何赊。
铁桥问径最高顶,石洞开云随处家。
人讶长年能绿发,我知真性即丹砂。
谈锋未了归途速,一雨洗尘清可涯。
林木自春兰自芽,游山过我兴何赊。
铁桥问径最高顶,石洞开云随处家。
人讶长年能绿发,我知真性即丹砂。
谈锋未了归途速,一雨洗尘清可涯。
这首宋诗《寄莫道人(其一)》是陈文孙所作,描绘了诗人游历山川时的心境与感悟。首句“林木自春兰自芽”,以自然景象起笔,展现出春天生机盎然的场景,暗示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对自然的亲近。接下来的“游山过我兴何赊”表达了诗人游山的兴致浓厚,流露出闲适自在的情感。
“铁桥问径最高顶”描绘了诗人登高望远的情景,通过“铁桥”和“最高顶”展现了山势的险峻,也寓含着诗人不畏艰险的精神。而“石洞开云随处家”则借石洞隐喻超脱尘世的理想居所,体现了诗人追求隐逸生活的愿望。
“人讶长年能绿发”一句,运用夸张手法,表达诗人虽年岁已高但容颜常青,暗指其心境年轻,精神饱满。最后,“我知真性即丹砂”揭示了诗人对道家修炼的理解,认为保持真性如丹砂般纯粹是长寿的秘诀。
结尾“谈锋未了归途速,一雨洗尘清可涯”则以雨后清新为喻,言谈未尽之际,诗人急于归去享受这份宁静,雨后的洗涤象征着心灵的净化,意境深远。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游山为线索,融入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宋代士人的山水情怀和隐逸理想。
桃源刘,凤楼萧,镌冰斲玉哦通宵。
珠玑错落照兰室,龙蛇偃蹇蟠霜绡。
和我新诗使予起,却得琼瑰酬木李。
边城十载绝知音,琴断七弦鹤亦死。
而今得识君恣容,胸中郁结涣然空。
诗坛君可据上位,笔力我甘居下风。
笔阵文场宽且绰,驰骋看君能矍铄。
学海波澜千顷陂,厌饫经书烂该博。
几时把手潇湘边,生涯自有壶中天。
鸣榔一笑舟浮莲,沧波万里凝苍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