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空蒸小雨,漠漠复纷纷。
枯石皆生水,平田亦出云。
气温衾暗觉,声细枕微闻。
今日迎人马,西郊草欲薰。
春空蒸小雨,漠漠复纷纷。
枯石皆生水,平田亦出云。
气温衾暗觉,声细枕微闻。
今日迎人马,西郊草欲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细雨的生动画面,通过精妙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深厚情感。
“春空蒸小雨,漠漠复纷纷。”这两句勾勒出春天阴霾天气,小雨如织,不断地落下,给大地带来了生机与湿润。诗人巧用“蒸”字形容细雨的氛围感,也表现了春日多变的气候。
“枯石皆生水,平田亦出云。”这里写出了雨后的景象,连枯燥的石头都渗透了水分,显得异常湿润。平坦的大地则如同能呼吸的生命体,从中升腾起迷雾,仿佛大自然在进行着一场无声的对话。
“气温衾暗觉,声细枕微闻。”诗人进一步描绘了雨后的温暖与静谧,通过被窝中的感觉来传递春夜的宁静。细雨的声音轻柔得如同摇篮曲,让人在睡梦中也能感受到外界的和煦。
“今日迎人马,西郊草欲薰。”最后两句则转向了现实生活,描写了一场小雨过后,人们外出时的情景。诗中的“西郊”可能是某个特定的地点,而“草欲薰”则预示着春天的到来,一切生长之物都充满了活力。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淡远,是对春日细雨美好的描绘。
綵衣东笑上归船,莱氏欢娱在晚年。
嗟我白头生意尽,看君今日更悽然。
皇天久不雨,既雨晴亦好。
食已得从容,偕行石城道。
桑麻光似泼,山林净如澡。
苍苔长绿发,嫩竹摇翠葆。
离离实攒椅,蔌蔌花褪枣。
风梢水中蒲,烟叶湖外草。
新秧良可喜,勃然见兴槁。
老农竞耘耔,出作恨不早。
谁家列午饷,蔬笋杂鲜薧。
田头立妇子,柳下坐翁媪。
宁能择丰甘,放箸等一扫。
旁观犹快意,想见慰倾倒。
嗟予少力穑,自取宦游恼。
何当赋归来,须发已华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