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绒冷落秋千架,人约西陵罢。
梨花和泪闭重门,却似玉儿、憔悴忆东昏。
孟婆苦把东君妒,做作催春暮。
愁春人正在朱楼,听尽丝丝点点、倚香篝。
红绒冷落秋千架,人约西陵罢。
梨花和泪闭重门,却似玉儿、憔悴忆东昏。
孟婆苦把东君妒,做作催春暮。
愁春人正在朱楼,听尽丝丝点点、倚香篝。
这首清代词人吴绮的《虞美人·其一》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幅春雨中闺阁女子的孤独画面。"红绒冷落秋千架",寥寥数语便勾勒出秋千架在春雨中的冷清景象,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寂。"人约西陵罢",透露出女子曾与心上人有过约定,但如今约定已成空,徒增哀伤。
"梨花和泪闭重门"进一步渲染了女子的悲情,梨花象征着洁白无瑕,而泪水与之相融,形象地表达了她因思念而憔悴的状态,仿佛如玉儿般楚楚可怜,回忆起往昔与东昏的情景。
"孟婆苦把东君妒",孟婆是阴间的神祇,这里借指春去秋来,时光无情,春神东君被嫉妒,加速了春天的消逝。"做作催春暮",表达了女子对春光流逝的无奈和哀怨。
最后,"愁春人正在朱楼",朱楼代表华丽的闺房,女子身处其中,愁绪满怀,"听尽丝丝点点、倚香篝",通过听雨声,更显孤独与哀愁,香篝燃烧的微弱火光映照着她的身影,增添了凄凉的氛围。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春雨为背景,通过女子的内心独白,展现了清末女性在情感失落中的深深哀愁,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挽留。
子规催春春欲去,海棠片片飘红雨。
幽人岂无儿女情,懒听画楼莺燕语。
东风吹到古渡头,淡烟渺渺横孤舟。
孤舟撑入菰蒲里,日落未落波悠悠。
远峰几点青未了,前浦冥冥没白鸥。
独倚短篷听渔歌,不知人世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