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负空躯,能避外物触。
微生寄寰宇,天地容粒粟。
岩栖小天下,俯仰心自足。
采薪百不忧,高视贤版筑。
岂无潭潭居,违已讵所欲。
蜗牛负空躯,能避外物触。
微生寄寰宇,天地容粒粟。
岩栖小天下,俯仰心自足。
采薪百不忧,高视贤版筑。
岂无潭潭居,违已讵所欲。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蜗牛背负着它庞大的身体,能够避开外界的干扰,这里象征着一种对内心世界的保护和珍视。"微生寄寰宇"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小小天地的满足和喜悦,即使是细小如尘埃的存在,也能在广阔的天地之间找到自己的位置。
"岩栖小天下,俯仰心自足"一句,通过对山石之下的栖息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一种融合和满足。"采薪百不忧"则显示出一种简单生活的安宁,没有过多的忧虑。
最后两句"岂无潭潭居,违已讵所欲"表达了对远离尘嚣、在山中静居生活的一种向往。这里的"潭潭"形容了一种平和安宁的声音,而"违已讵所欲"则是说诗人对于这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方式有一种深切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蜗牛、岩石等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以及对一种简朴而自在生活态度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