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农村生活的图景,通过对自然现象和农事活动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丰收的期望和关切。诗中“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两句,抓住了农历新年的特定天文现象,即星宿的变化,用以昭示时间的推移和季节的更替。
“强仕”一词表明诗人年事已高,而“无禄尚忧农”则透露出诗人虽然没有官职俸禄,却仍旧担心着农业的收成,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胸怀,更映射出当时社会的重农轻商思想。
接下来的“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两句,则具体描绘了春天农事的景象。父亲在桑田里耕作,孩子们则跟着放牛的少年,用锄头翻土,这些生动的画面不仅展示了农业生产的忙碌,也反映了家庭共同劳作的情形。
最后,“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两句,通过农民观察天气变化并预测当年的收成情况,表达了对来年丰收的期待。这不仅是对自然力的敬畏,也是对农业生活中人们对于自然恩赐的期待。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平和淡远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幅新春农家乐图,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土地和农事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