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阳风月小弥明,犹子于今有典刑。
已得旌阳传道妙,犹从彭泽乞诗灵。
孟阳风月小弥明,犹子于今有典刑。
已得旌阳传道妙,犹从彭泽乞诗灵。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孟阳的人物,他在风月之夜展现出独特的风采和修行的高深境界。"小弥明"可能指的是他虽名声不大,但内在的德行和智慧却如同明灯一般照亮他人。"犹子于今有典刑",将他比作典范,说明他的行为举止对后人有着积极的影响。
诗人接着赞美孟阳不仅在道教修炼上有所成就,已经传承了旌阳(道教仙人)的高妙法术,还像陶渊明那样富有诗意,能够从彭泽(陶渊明曾任彭泽令)那里汲取诗歌的灵感。这表明他对传统文化和艺术也有深厚的造诣。
整首诗通过赞扬孟阳的修为与才情,展现了对这位道士的敬仰和对其生活方式的推崇,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道德修养与艺术追求的双重重视。
身,心。城郭,山林。望处远,到时深。
云崖杳杳,烟树沉沉。啸侣时停策,探幽或抚琴。
鲍防得法小枝小叶,怀人如玉如金。
月色前庭清静观,梵声初夜海潮音。
思君子山深不可见,登高顶望远欲相寻。
何事归舟客兴棹不驶,君不见红莲绿荇沙禽。
撩乱失精神,无由见家里。
妻是他人妻,儿被后翁使。
驷马被金鞍,镂镫银秋辔。
角弓无主张,宝剑抛著地。
设却百日斋,浑家忘却你。
钱财他人用,古来寻常事。
前人多贮积,后人无惭愧。
此是守财奴,不兑贫穷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