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孤根发,丛丛翠叶新。
清琴弹此曲,白露谓伊人。
蓬岛何年别,兰堂幸可亲。
安知芳草气,不是雒川神。
一一孤根发,丛丛翠叶新。
清琴弹此曲,白露谓伊人。
蓬岛何年别,兰堂幸可亲。
安知芳草气,不是雒川神。
这首诗描绘了水仙花的美丽与高洁,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水仙花的生长环境与特质融入其中。"一一孤根发,丛丛翠叶新",开篇即以“孤根”与“丛丛”形成对比,既展现了水仙花独立而坚韧的生命力,也突出了其周围环境的生机勃勃。"清琴弹此曲,白露谓伊人",运用比喻手法,将水仙花比作乐曲中的旋律,白露则象征着对水仙花的赞美与敬意,表达了诗人对水仙花的深情厚意。"蓬岛何年别,兰堂幸可亲",通过想象与现实的结合,表达了对水仙花独特魅力的向往与亲近之情。最后两句"安知芳草气,不是雒川神",以疑问句式收尾,既是对水仙花香气的赞美,也是对自然之美的无限感慨,暗示了水仙花不仅是一种植物,更蕴含着深邃的精神与文化意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水仙花的细致描绘和情感寄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对生命价值的思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紫阳足苗裔,乃在闽与歙。
建宁见诸孙,历世方十叶。
名从东曹荐,谱自前朝牒。
温然大雅姿,欲语还若怯。
士林羡翱翔,再拜敛冠袷。
先公百世师,高步不可蹑。
后生亦何知,颂美不容喋。
平生慕道心,望海愁寸涉。
典刑在云仍,既觏中所惬。
翻然愧相从,内顾赪我颊。
崇儒实令典,主器非浪摄。
荣名恐难居,世美不自挟。
勖哉有明训,无废六经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