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前秋水长,江天北望远苍苍。
白云千载归何处,此日孤吟自夕阳。
蘋蓼又围新睥睨,汀洲犹见旧艅艎。
谁家短笛城头起,不为烟波有故乡。
黄鹤楼前秋水长,江天北望远苍苍。
白云千载归何处,此日孤吟自夕阳。
蘋蓼又围新睥睨,汀洲犹见旧艅艎。
谁家短笛城头起,不为烟波有故乡。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黄鹤楼下,眺望长江之畔的壮丽景色,以及内心深处的思乡之情。首联“黄鹤楼前秋水长,江天北望远苍苍”以黄鹤楼为背景,秋水悠长,江天一色,远处的景色苍茫无边,营造出一种开阔而深远的意境。颔联“白云千载归何处,此日孤吟自夕阳”则通过白云的飘渺和夕阳的孤独,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颈联“蘋蓼又围新睥睨,汀洲犹见旧艅艎”转而描写黄鹤楼周围的自然景象,蘋蓼环绕,新睥睨(指楼台)矗立,汀洲上还能见到旧时的艅艎(大船),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着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尾联“谁家短笛城头起,不为烟波有故乡”以短笛声起,似乎在远方呼唤着故乡,但并非因烟波浩渺而产生,而是内心深处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将情感推向高潮。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深沉的情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骑驴上厓去,去到雎村寺。
空院一僧居,荒榛几人至。
片石卧山门,上有唐朝字。
知是武家坟,咸亨岁中志。
王礼葬已厚,戚苑恩更异。
尊号换穹碑,园陵易新制。
谁知发掘馀,此石犹在世。
摩挲一俛仰,咄彼千载事。
夕阳归去来,渭水方东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