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堂梅花一千树,晴雪塞门无入处。
秋官黄门两诗客,珂马西来为花驻。
老翁携酒亦偶同,花不留人人自住。
满身毛骨沁冰影,嚼蕊含香各搜句。
吉祥牡丹清本欠,定惠海棠幽亦未。
只凭坡口诧繁华,似恐同花不同趣。
酒酣涂纸作横斜,笔下珠光湿春露。
只愁此纸捲春去,明日重来花在地。
竹堂梅花一千树,晴雪塞门无入处。
秋官黄门两诗客,珂马西来为花驻。
老翁携酒亦偶同,花不留人人自住。
满身毛骨沁冰影,嚼蕊含香各搜句。
吉祥牡丹清本欠,定惠海棠幽亦未。
只凭坡口诧繁华,似恐同花不同趣。
酒酣涂纸作横斜,笔下珠光湿春露。
只愁此纸捲春去,明日重来花在地。
这首明代沈周的《竹堂寺与李敬敷杨启同观梅》描绘了竹堂寺内千树梅花盛开的景象,如同晴雪般洁白,却因门槛被花海阻隔,显得尤为壮观。诗人与两位友人——秋官黄门的诗客,一同驻足欣赏,老翁也带着酒前来凑趣。他们沉浸在这冰雪般的梅花世界中,各自寻找灵感,咀嚼花蕊,品味香气,创作诗句。
诗人以牡丹和海棠的清雅幽静与梅花的繁华相比较,认为梅花的独特韵味更胜一筹,它虽热闹,却不失高雅趣味。他们借酒助兴,挥毫泼墨,写下梅花的美丽姿态,仿佛春露滋润的字句间,透出春天的气息。然而,他们又担心随着纸上的墨迹干涸,春天将随之而去,明日再来,梅花可能已经凋零。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对梅花的热爱和赞美,以及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富有诗意和生活情趣。
东郡趋锋召,西廱振羽仪。
微言元自得,夫子更谁师。
文物今为盛,贤能众不遗。
秋风看雕鹗,碧海尽蛟螭。
妙选追前辈,高标照一时。
綵衣供戏乐,绛帐欲归迟。
念昔群居盛,论文非我私。
艰难良自信,出处不无疑。
骐骥方千里,鹪鹩但一枝。
田园日牢落,浩荡故山期。
脱我芒鞋与杖藜,强随车盖著荷衣。
青山绿水苦相唤,细雨斜风不忍归。
幸有琉璃倾琥珀,何妨粉黛湿珠玑。
潇湘起我江湖兴,只恐扁舟明日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