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约每无凭,今宵喜得朋。
片云波上宅,残雨梦中镫。
春冷花如病,斋清客当僧。
看山不待霁,把臂入烟层。
为约每无凭,今宵喜得朋。
片云波上宅,残雨梦中镫。
春冷花如病,斋清客当僧。
看山不待霁,把臂入烟层。
这首明代诗人葛一龙的《喜圣仆至》表达了诗人在夜晚接到朋友来访的喜悦之情。首句“为约每无凭”,写出了以往约定时常难以兑现,而今夜却意外地得到了朋友的到来,显得格外惊喜。次句“今宵喜得朋”直接点题,强调了此刻的欢欣。
接下来的两句“片云波上宅,残雨梦中镫”,通过描绘友人如片云般突然降临,以及在雨后梦中的灯光,营造出一种温馨而诗意的氛围。诗人运用了象征手法,将朋友比作片云,暗示其如神明般令人惊喜。
“春冷花如病,斋清客当僧”则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寒冷和花儿仿佛病态的状态,以此衬托出朋友的到来给诗人斋室带来的生机与活力,仿佛客人成为了清修生活的僧侣,增添了禅意。
最后两句“看山不待霁,把臂入烟层”,诗人表示无需等到天晴,便迫不及待地要与朋友携手共游山水,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与友人共享此刻的急切心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期待和欢聚的喜悦。
使君昔日抚疲赢,曾奏囊封有直词。
一卧家山今白首,重来犹拥旧旌旗。
端溪清冥几千尺,玄潭喷云嘘紫石,层空飞溜泻珠玑,太古阴崖摧霹雳。
剪栽岩屏作风字,琢磨水镜成月魄。
似闻松上飕飕声,一洗尘埃倾七泽。
先生每思穷禹穴,东叱天吴挂帆席。
山祗水若献幽宝,赠我不啻千金璧。
玉堂金井汲寒泉,坐视青天浸虚碧。
岂知来从海峤外,鸟道穿云下绝壁。
嗟我本是山中人,惭无词藻对卿客。
乡人子云思奇苦,终老汉庭长执戟。
至今旧宅有墨宝,何怪著叔玄尚白。
行当提携返敝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