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晖上寒竹,白鹤立苍苔。
石洞松花落,云房涧水来。
弹琴翻道曲,捣药应猿哀。
别浦回船急,孤山看早梅。
秋晖上寒竹,白鹤立苍苔。
石洞松花落,云房涧水来。
弹琴翻道曲,捣药应猿哀。
别浦回船急,孤山看早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远的山水画卷。首句“秋晖上寒竹”,以“秋晖”点明季节,以“寒竹”渲染氛围,秋日的阳光洒在寒冷的竹林之上,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静谧的意境。接着,“白鹤立苍苔”,白鹤与苍苔形成鲜明对比,鹤的高洁与苔的朴素相映成趣,赋予画面以生动的生命力。
“石洞松花落,云房涧水来”,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空间感。石洞中松花飘落,云房旁涧水潺潺,动静结合,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界的美好与宁静展现得淋漓尽致。
“弹琴翻道曲,捣药应猿哀”,这两句则将人带入一个更为深邃的境界。弹琴者在云房中奏响道曲,琴声悠扬,仿佛能穿越时空,与天地共鸣。捣药的动作与猿猴的哀鸣交织在一起,既表现了修行者的孤独与寂寞,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最后,“别浦回船急,孤山看早梅”,描绘了一幅离别的场景。别浦边船只急驶,象征着离别的紧迫;孤山上早梅绽放,虽孤独却坚韧,寓意着离别后的希望与期待。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记苏台、旧时风景,西楼灯火如画。
严城月色依然好,无复绮罗游冶。欢意谢。
向客里相逢,还又思陶写。金尊翠斝。
把锦字新声,红牙小拍,分付倦司马。
繁华梦,唤起燕娇莺奼。肯教孤负元夜。
楚芳玉润吴兰媚,一曲夕阳西下。沉醉罢。
君试问、人生谁是无情者。先生归也。
但留意江南,杏花春雨,和泪在罗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