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为烟岚秃,愁因患难添。
径荒无过客,笋迸任穿檐。
啅雀谁能遣,惊乌不用占。
有巾堪漉酒,聊欲效陶潜。
发为烟岚秃,愁因患难添。
径荒无过客,笋迸任穿檐。
啅雀谁能遣,惊乌不用占。
有巾堪漉酒,聊欲效陶潜。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郭祥正所作的《遣意》。诗中描绘了诗人面对自然与人生的双重困厄,内心充满愁绪的状态。首句“发为烟岚秃”,以形象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因愁苦而头发稀疏如烟岚之状,生动地展现了愁绪对人的影响。接着,“愁因患难添”进一步点明了愁绪的来源,即生活的艰难与困顿。
“径荒无过客,笋迸任穿檐”两句,通过描写荒芜的小径和自由生长的竹笋,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自由。小径无人走过,象征着世间的冷漠与疏离;而竹笋不受拘束地生长,又象征着诗人渴望自由的心境。
“啅雀谁能遣,惊乌不用占”则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鸟儿的鸣叫和飞动比作内心的烦扰与不安,表达了诗人试图摆脱这些困扰但又难以实现的愿望。“有巾堪漉酒,聊欲效陶潜”最后两句,诗人借用了漉酒的动作和模仿陶渊明的生活方式,表达了自己在困境中寻求解脱和自我慰藉的愿望,同时也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复杂心情和对自由与解脱的渴望。
旧宛荒湾,正恖恖别袂,草草欢筵。
放歌销白日,转枕梦青天。风力紧,折吴绵。
寒色渐苍然。话倦游、不如归去,如此湖山。
津头已买篷船。尚樵歌共谱,琴趣閒编。
沙河春拊马,灯市夜飞蝉。花倚担,菜登盘。
节物又增年。问几时、掀髯一笑,追逐吟仙。
记来时、傍柳维舟,归人一寸心折。
岁晚高鸿,天寒脩竹,欲下山阴雪。砚香凝,酒鳞热。
语短情长不成别。凄咽。悔秋灯种了,星星僧发。
野桥路滑。听江声、送客愁如结。
又空林门掩,疏帘梦阻,低共梅花说。
杜陵荒,浩歌发。犹有诗传布衾铁。天末。
几时同看,芜城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