簸却蓬莱山,填取碧圆海。
玉沙清浅流,种桑应好在。
传闻祖洲上,琼田收十倍。
菰苗如翠眉,旭露发红彩。
褰裳不肯去,祖龙老应悔。
苍苔鞭石桥,沈波卧千载。
白日那可驻,青春向谁买。
壶顶芝正肥,迟回欲何待。
簸却蓬莱山,填取碧圆海。
玉沙清浅流,种桑应好在。
传闻祖洲上,琼田收十倍。
菰苗如翠眉,旭露发红彩。
褰裳不肯去,祖龙老应悔。
苍苔鞭石桥,沈波卧千载。
白日那可驻,青春向谁买。
壶顶芝正肥,迟回欲何待。
这首清代毛澄的《渡海(其二)》描绘了一幅神秘而瑰丽的海洋景象。诗人以夸张的手法,想象将蓬莱仙山簸去,用其填充大海,创造出一个仙境般的碧海。海水清澈见底,如同玉砂般流淌,暗示着此处适宜种植桑树,可能带来丰饶。
诗人进一步描绘了传说中的祖洲,那里琼田丰收,景象优美,菰苗翠绿如黛,朝露映照下更显鲜艳。然而,诗人不愿离开这美妙之地,暗示着对世俗的厌倦和对仙境的向往。他提到祖龙(古代神话中的龙王)可能会因失去这样的宝地而后悔。
接下来,诗人笔触转向古老的石桥,覆盖着苍苔,静静地沉睡在海底千年。他感叹时光匆匆,白日无法停留,青春也无法挽回,表达了对生命的无常和时光流逝的感慨。最后,诗人提到壶顶的芝草正值肥美,似乎在等待着什么,但又流露出一种犹豫不决的情绪,暗示着他对未知的期待与徘徊。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奇幻的想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的反思,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老年光景转风轮,惆怅清明又一春。
飞燕双双新旧恨,长亭五五往来人。
揩磨病眼朱成碧,补接新花假像真。
要觅西江千斛水,拂衣径去洗缁尘。
客里尘騑未着鞭,短篷送我访幽禅。
横空云冒临江寺,夹岸山随下濑船。
谩借一觞追胜概,暂分半日洗尘缘。
城头梅角声孤起,掉首空归又晚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