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南山天宁寺》
《游南山天宁寺》全文
宋 / 方一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客里尘騑未着鞭,短篷送我访幽禅。

横空云冒临江寺,夹岸山随下濑船。

谩借一觞追胜概,暂分半日洗尘缘。

城头梅角声孤起,掉首空归又晚天。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游览南山天宁寺的所见所感。首联“客里尘騑未着鞭,短篷送我访幽禅”中,“客里”点明诗人是远行之人,“尘騑”比喻旅途劳顿,“短篷”则暗示了乘坐的小舟,整句表达了诗人虽在旅途中,却心向宁静与禅意。“访幽禅”则直接点出了诗人此行的目的地——天宁寺,以及他寻求心灵宁静的愿望。

颔联“横空云冒临江寺,夹岸山随下濑船”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景象来渲染氛围。前一句“横空云冒”描绘了云雾缭绕、仿佛要与天空相接的景象,后一句“夹岸山随下濑船”则展现了两岸青山随着小船缓缓前行的动态美,两相对照,既展现了山水之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颈联“谩借一觞追胜概,暂分半日洗尘缘”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内心世界。通过“一觞”(一杯酒)这一细节,诗人表达了在美景中寻求片刻欢愉和心灵净化的愿望。“追胜概”意味着追求美好的景致或体验,“洗尘缘”则是指洗涤心灵的尘埃,去除世俗的烦恼。这两句诗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更表达了他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向往。

尾联“城头梅角声孤起,掉首空归又晚天”以城头的梅花角声作为收束,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孤独的氛围。梅花角声的“孤起”,不仅呼应了前文的“幽禅”,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最后的“空归”二字,既是对旅程结束的描述,也是对心灵之旅的总结,表明了诗人虽然身体回到了城市,但心灵却可能仍在追寻的路上,充满了对未知的渴望与探索。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游览南山天宁寺时的所见所感,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更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对宁静、超脱和精神净化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思的佳作。

作者介绍

方一夔
朝代:宋

宋元之际严州淳安人,一名夔,字时佐,自号知非子。方逢辰孙。以荐领教郡庠,未几退,隐富山,授徒讲学,学者称为富山先生。有《富山遗稿》。
猜你喜欢

乾四明咏四首·其二杏

共惜参天古杏残,一株抛向隔墙看。

夜来月出生清影,依旧只林双树寒。

(0)

感怀四首·其四

诗咏关睢七载馀,蘋蘩修洁愧难如。

倡随愿勉梁鸿案,春汲心钦桓氏车。

差喜兰枝双绕膝,何堪荆树各分疏。

几时手足重团聚,共话西窗月上初。

(0)

蛾眉七绝百首·其十二

一室争妍鼎足匀,共持门户继先芬。

可怜大妇埋香后,少妇容光足二分。

(0)

谨步王县长云裳留别原韵四章·其二

一腔热血早持躬,闽浙赣湘历即戎。

偃武修文自此起,投戈论治憩前冲。

种花斯境留芳泽,折柳临歧怅帐篷。

所去民思追古吏,好将遗爱比羊公。

(0)

二月八日偶成寄祝艾臣同年四首·其三

沙才色艺冠江南,醉眼朦胧酒半酣。

强记昔年愁却曲,有人扶我十方庵。

(0)

二十一日消寒七集拟陶三首·其三

繄我坠尘网,东游澹海漘。

宁忘携手好,嘉会及芳春。

豪素托先期,有怀聊自陈。

毋为及良时,挥杯念远人。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