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咏关睢七载馀,蘋蘩修洁愧难如。
倡随愿勉梁鸿案,春汲心钦桓氏车。
差喜兰枝双绕膝,何堪荆树各分疏。
几时手足重团聚,共话西窗月上初。
诗咏关睢七载馀,蘋蘩修洁愧难如。
倡随愿勉梁鸿案,春汲心钦桓氏车。
差喜兰枝双绕膝,何堪荆树各分疏。
几时手足重团聚,共话西窗月上初。
这首诗情感深沉,表达了对家庭团聚的渴望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首句“诗咏关睢七载馀”,以《诗经》中的名篇《关雎》起兴,暗示了诗人经历了长时间的离别或等待,引出对家庭和谐与幸福生活的怀念。
“蘋蘩修洁愧难如”一句,通过比喻手法,将家庭生活中的日常事务比作蘋蘩(水生植物),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保持家庭生活纯净、整洁的自责与愧疚之情。
“倡随愿勉梁鸿案”引用东汉文学家梁鸿与其妻孟光的典故,象征夫妻间的相敬如宾和相互扶持,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婚姻状态的向往和追求。
“春汲心钦桓氏车”则以桓氏车(古代贵族出行的车辆)为喻,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贵族般生活品质的钦佩,同时也暗含了对自身生活境遇的感慨。
“差喜兰枝双绕膝,何堪荆树各分疏”两句,通过“兰枝”与“荆树”的对比,形象地描绘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子女围绕膝下的喜悦,以及对亲人分散的无奈与伤感。
“几时手足重团聚,共话西窗月上初”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表达了诗人对家庭成员早日团聚的期盼,以及在月光下共享天伦之乐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家庭、爱情、生活的深刻思考和美好愿望,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相过不惮远,相迎慰所思。
须知对床处,绝胜陟冈时。
夜雨论畴昔,秋风惜别离。
明年楚东景,准拟共题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