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郊园静,晴来景物新。
雨添山气色,风借水精神。
永日若为度,独游何所亲。
仙禽狎君子,芳树倚佳人。
蚁斗王争肉,蜗移舍逐身。
蝶双知伉俪,蜂分见君臣。
蠢蠕形虽小,逍遥性即均。
不知鹏与鴳,相去几微尘。
午后郊园静,晴来景物新。
雨添山气色,风借水精神。
永日若为度,独游何所亲。
仙禽狎君子,芳树倚佳人。
蚁斗王争肉,蜗移舍逐身。
蝶双知伉俪,蜂分见君臣。
蠢蠕形虽小,逍遥性即均。
不知鹏与鴳,相去几微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机勃勃的午后郊野风光图。诗人在一个清新的晴朗下午,独自漫步于郊外的园中,享受着大自然赋予的一切美好。
"雨添山气色,风借水精神。" 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生动地表现了雨后的山色更加鲜明,风过之后水流更加有神,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细微之处的观察与感悟。
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独游的自由自在的心境,以及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怀。"永日若为度,独游何所亲。仙禽狎君子,芳树倚佳人。" 这里“永日”象征着悠长的时光,而“独游”则表现了诗人的清净心境和对自然的亲近感。
下半首诗转而描写了一系列生动的小动物形象,如蚁、蜗、蝶、蜂等,它们各自为营,形成了一幅充满生命力的画面。这些小动物虽然体型微小,但在诗人眼中却同样享有逍遥自在的天性。
最后一句"不知鹏与鴳,相去几微尘。" 通常被认为是对比大的鸟类(如鹏、鴳)与前文提到的小昆虫之间距离的不确定性,暗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大大小生物共存的哲思。
整首诗通过对郊野景物和小动物生动写照,以及诗人独自游赏时的心境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好与生命多样性的深刻感悟和热爱。
禅扉倚石梯,云湿雨凄凄。
草色分松径,泉声咽稻畦。
棹移滩鸟没,钟断岭猿啼。
入夜花如雪,回舟忆剡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