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与李敬熙·其六》
《与李敬熙·其六》全文
明 / 庄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子道谁卑父道尊,可将定位问乾坤。

人言莫谓何须恤,天鉴还知略未昏。

千古是非良自我,人间祸福恐无门。

老泉明论公曾读,但识雷霆亦理存。

(0)
鉴赏

这首诗《与李敬熙(其六)》由明代诗人庄昶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探讨了父子之道、人性、天鉴以及世间的是非祸福等主题。

首联“子道谁卑父道尊,可将定位问乾坤。”提出父子之间的道德地位,子道虽可能被视为较低,但父亲的地位尊崇,这种道德定位可以向天地寻求答案。这里运用了对比和反问的手法,强调了父子关系中父亲的权威性。

颔联“人言莫谓何须恤,天鉴还知略未昏。”则转向对人性的探讨。面对他人的言论,不应轻易忧虑或否定,因为上天的智慧并未完全丧失,能够洞察人心。这一联表达了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同时也暗示了对上天智慧的信任。

颈联“千古是非良自我,人间祸福恐无门。”进一步阐述了个人对于是非判断的重要性,认为历史上的对错最终由个人内心判断,而人间的祸福似乎没有明确的途径或解释,暗示了命运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

尾联“老泉明论公曾读,但识雷霆亦理存。”引用了古代典籍中的内容,表明了对传统智慧的尊重和认同,同时指出即使在自然现象如雷霆这样的极端情况下,也有其内在的道理存在。这一联体现了对自然法则和人类行为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的对比、引申和象征手法,展现了作者对道德、人性、命运和自然法则的深入思考,以及对传统智慧的尊重和对宇宙真理的探索。

作者介绍
庄昶

庄昶
朝代:明

庄昶(1437~1499)明代官员、学者。字孔暘,一作孔阳、孔抃,号木斋,晚号活水翁,学者称定山先生,汉族,江浦孝义(今江苏南京浦口区东门镇)人。成化二年进士,历翰林检讨。因反对朝庭灯彩焰火铺张浪费,不愿进诗献赋粉饰太平,与章懋、黄仲昭同谪,人称翰林四谏。被贬桂阳州判官,寻改南京行人司副。以忧归,卜居定山二十余年。弘治间,起为南京吏部郎中。罢归卒,追谥文节。昶诗仿击壤集之体。撰有《庄定山集》十卷。
猜你喜欢

送行

语别既不易,况与子同生。

如何携手好,忽作千里行。

(0)

赠颍昌府化士

异时得交天下士,触目琳琅珠玉间。

年来林下龟藏六,一见道人聊解颜。

(0)

次韵孙向仲自灵隐归馀杭二首·其一

淡月晴风奏晓凉,春回草木被馀香。

溪桥村落牛羊散,竹坞人家桑柘忙。

大树稍疑经枥社,群鸡端恐过尸乡。

年来课最何须问,翁媪茅檐话短长。

(0)

再用韵

杨柳池塘表里青,鱼儿偷眼畏蜻蜓。

夜来雨过菖蒲静,倒浸中天四五星。

(0)

偈二十四首·其十七

生死即涅槃,涅槃即生死。

全迷即全悟,全死即全生。魔佛齐平,孰为非道。

又须知生死非涅槃,涅槃非生死。

无生死而不显涅槃,无涅槃而不度生死。

法法显然,尘尘自离。到者里,更须有转身一路。

若也转得,枯木枝头,别迎春色。

踢倒铁围山,踏翻生死海。

从教月色和云白,管取春来草又青。

(0)

高宗皇帝挽词·其四

盛德如何说,由来只是仁。

推心无尔界,摩手为吾民。

广大天同道,高明圣与邻。

欲知恩普处,海岳但微尘。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