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僻近烟萝,门无车马过。
林深宜雨急,野旷觉春多。
草软游人醉,莺娇姹女歌。
颠狂江上兴,可奈少陵何。
地僻近烟萝,门无车马过。
林深宜雨急,野旷觉春多。
草软游人醉,莺娇姹女歌。
颠狂江上兴,可奈少陵何。
这首宋诗《春日杂兴五首(其二)》是宋代诗人陈棣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山野春景图。首句“地僻近烟萝”,点明了诗人所处之地偏僻幽静,被茂密的藤萝围绕,远离尘世喧嚣。接着,“门无车马过”进一步强调了这里的清寂,没有世俗的纷扰。
“林深宜雨急,野旷觉春多”两句,通过描绘雨后树林的清新和野外春天的丰富,展现了大自然的盎然生机。雨后的林间,空气湿润,鸟鸣声越发清晰;广阔的田野,春天的气息更加浓郁。
“草软游人醉,莺娇姹女歌”描绘了游人的欢愉和女子的歌声,软草如茵,让人陶醉,黄莺的娇啼与少女的歌声交织,构成了一幅和谐欢快的画面。
最后,“颠狂江上兴,可奈少陵何”以“颠狂”形容诗人此时的兴致高昂,江上的景色激发了他的豪情,然而他却无法抑制对唐代大诗人杜甫(杜少陵)的敬仰之情,暗示自己虽乐,但仍未忘怀先贤的风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的田园风光,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喜爱和对文化的敬仰,展现出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