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晚飘零日,舟行杳霭间。
江乡多雾雨,风物近湖山。
独鹤徊翔久,飞云自在閒。
远游殊未已,萧飒鬓毛斑。
岁晚飘零日,舟行杳霭间。
江乡多雾雨,风物近湖山。
独鹤徊翔久,飞云自在閒。
远游殊未已,萧飒鬓毛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晚年漂泊的生活状态,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悟。首句“岁晚飘零日”点明了时间背景,岁末之时,诗人处于一种孤独与漂泊的状态中。接着,“舟行杳霭间”则通过舟行于雾气弥漫的水域,形象地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内心的迷惘与迷茫。
“江乡多雾雨,风物近湖山”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处环境的特色,江边的乡村常常笼罩在雾雨之中,而周围的景致则与湖山相连,展现出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自然风光。这种描写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意境,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
“独鹤徊翔久,飞云自在闲”则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揭示。独鹤象征着诗人的孤独与高洁,它在天空中徘徊飞翔,似乎在寻找着某种归属或解脱。而“飞云自在闲”则以云的自由自在,反衬出诗人的羁绊与束缚,表达了诗人渴望自由、寻求心灵释放的愿望。
最后,“远游殊未已,萧飒鬓毛斑”两句,总结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尽管长途跋涉,远游未止,但岁月的流逝已在他头上留下了痕迹,两鬓斑白,象征着时光的无情与生命的沧桑。这一句既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晚年漂泊生活的孤独与思考,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情凝视,同时蕴含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探索和对自由的向往。
淮扬秋灾重,泽鸿时廑虑。
亟力事烧草,乃得涸沮洳。
兴化及盐城,颇有春耕处。
加赈不啻再,犹恐或遗误。
迩来大转旋,遍野青秧布。
恃此民心安,乡里不轻去。
又闻市头米,其价乃如故。
此事岂无繇,凡百谋贵预。
去岁灾方形,倡言采买数。
闻之亟止之,民趋利如骛。
踊贵有必致,况复吏役蠹。
大率官收五,民将倍十措。
不如听其便,济之截漕屡。
伊余筹之深,可以浅言谕。
今有人于此,爱其幼子孺。
其子日食三,无喜亦无恶。
与二藏其一,曰防汝饥哺。
其子必不欲,反以调饥诉。
耕馀有成言,古孰与今庶。
寄语牧民人,礼经未易注。
《闻江南米价平诗以志事》【清·弘历】淮扬秋灾重,泽鸿时廑虑。亟力事烧草,乃得涸沮洳。兴化及盐城,颇有春耕处。加赈不啻再,犹恐或遗误。迩来大转旋,遍野青秧布。恃此民心安,乡里不轻去。又闻市头米,其价乃如故。此事岂无繇,凡百谋贵预。去岁灾方形,倡言采买数。闻之亟止之,民趋利如骛。踊贵有必致,况复吏役蠹。大率官收五,民将倍十措。不如听其便,济之截漕屡。伊余筹之深,可以浅言谕。今有人于此,爱其幼子孺。其子日食三,无喜亦无恶。与二藏其一,曰防汝饥哺。其子必不欲,反以调饥诉。耕馀有成言,古孰与今庶。寄语牧民人,礼经未易注。
https://shici.929r.com/shici/CNsQej8mhd.html
谁知出璞已,中更拣沙藏。
未见山经纪,难穷物产良。
圆如湛秋宇,点似缀星芒。
观德资钩控,天然金玉相。
渔舟棹出丛芦中,老渔长跽竹篮把。
献芹献曝古有之,吾侪所有惟鱼也。
语质情殷礼不娴,斯民三代言非假。
跳篮拨剌意乞生,去乙何用供烹鲊。
赐翁金钱令放鱼,持鱼欲放还难舍。
校人反命验当前,悠然真得殊潇洒。
进舟齐众猎飞凫,笑思此复何为者。
兴安大岭巍堂堂,千派万绪案衍长。
桑阿苏台居中央,如国宗子承宗祊。
?□岝?峣嵣?,寥窲隐倚蟠复翔。
为宫为霍为堂皇,上有神池滃云浆。
万年不竭守以龙,不动声色镇四方。
人枫仙桧君子筤,赤罴白鹿及银獐。
飞鸣鹳鹤连鸾凰,茯苓琥珀芝九英。
博产真埒富媪藏,一树不许斤斧戕。
一兽不许弓矢伤,猎骑谨避左近旁。
犹然风雨来无常,更不许人称其名。
天男贵重诚莫京,周禆寰海所未详。
孕佺育羡其术臧,乃使成名于南疆。
耻与岳镇相夷行,我今作歌昭灵祥。
崇邱云里遥相望,似云如是名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