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借丰隆并雨师,山灵自为洗山姿。
也愁跋涉非容易,幸是多人止顿时。
不借丰隆并雨师,山灵自为洗山姿。
也愁跋涉非容易,幸是多人止顿时。
这首诗描绘了雨水对山川的洗礼,以及雨水带来的便利与安心。诗人以“不借丰隆并雨师”开篇,巧妙地将雨水与传说中的雷神丰隆和雨神并提,却强调雨水无需借助这些神力,自然就能洗净山川的面貌,展现出雨水的神奇与自足。
接着,“山灵自为洗山姿”一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山川赋予生命,形象地表现了雨水如何使山川焕然一新,如同山灵亲自为其梳妆打扮。这种生动的比喻,不仅增添了诗歌的趣味性,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也愁跋涉非容易,幸是多人止顿时”则从另一个角度表达了雨水的价值。在跋涉艰难的旅程中,雨水的到来并非易事,但当它适时降临,便能为旅人提供宝贵的水源,解除干渴之苦,带来极大的便利与安慰。这一句通过对比,突出了雨水在特定情境下的重要性和及时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中平凡事物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思考和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通过寓言式的表达,诗人传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生活中小确幸的珍惜与感激。
昔年曾赋西郊梅,茫茫去日如飞埃。
即今衰病百事懒,陈迹未忘犹一来。
蜀王故苑犁已遍,散落尚有千雪堆。
珠楼玉殿一梦破,烟芜牧笛遗民哀。
两龙卧稳不飞去,鳞甲脱落生莓苔。
精神最遇雪月见,气力苦战冰霜开。
羁臣放士耿独立,淑姬静女知谁媒。
摧伤虽多意愈厉,直与天地争春回。
苍然老气压桃杏,笑我白发心尚孩。
微风故为作妩媚,一片吹入黄金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