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阙逼虚清,千山雪献晴。
徂徕如拜頫,汶泗故回萦。
五夜金波㴸,三秋海日生。
晏温秦观晓,独对紫霞明。
宫阙逼虚清,千山雪献晴。
徂徕如拜頫,汶泗故回萦。
五夜金波㴸,三秋海日生。
晏温秦观晓,独对紫霞明。
这首诗描绘了登临泰山时所见的壮丽景色与深沉意境。首联“宫阙逼虚清,千山雪献晴”以宫殿般的高洁清冷之感,映衬出千山在晴空下披上白雪的壮丽景象,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徂徕如拜頫,汶泗故回萦”两句,将徂徕山比作拜頫,汶水和泗水则如同自然界的两条蜿蜒曲折的丝带,生动地展现了泰山周围山水的动态美。
“五夜金波㴸,三秋海日生”描绘了夜晚到清晨的过渡时刻,金波泛起,仿佛是天边的星辰落入水中,而海日初生,则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充满了希望与生机。最后,“晏温秦观晓,独对紫霞明”则以秦观晓喻时间的流逝,而“独对紫霞明”则表达了诗人独自面对壮丽晨光时内心的宁静与超然,整个画面静谧而富有哲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泰山及其周围自然景观的雄伟与壮丽,同时也融入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与思考,展现出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审美体验和心灵境界。
我客飞来峰,一室聊自适。
关门不敢开,怒风退六鹢。
敲门者为谁,起我正禅寂。
稻麻竹苇中,见此一英特。
手携高子句,按谱恣游历。
高子我旧游,伉侠不易得。
忆昔京城隅,王郎古遗直。
当时会合地,烂漫存辙迹。
繄君入社晚,感事一嗟惜。
安得赋归堂,寻盟合琮璧。
飞来之峰可图写,画工摇笔不敢下。
玲珑八面尚能摩,万古冷泉那可画。
赵公胸中有泾渭,爱山自得山水意。
向来与客到峰前,亭上酌泉赏泉味。
我客峰边一蔀室,关门无事辄终日。
公来剥啄自敲门,暂解跏趺为公出。
池上烟光初过雨,岩花胶轕开无数。
曳杖惟愁猿狖惊,笑谈复恐蛟龙怒。
闻道公归朝玉京,王事不敢宽作程。
想公拜舞升天廷,雍容奏议详而明。
知公不独称安宁,疏民利害通民情。
吾君忧民精且诚,愿公中和辅太平。
大圆鉴中同结社,一微尘里共安居。
释迦弥勒无门入,不到到者真丈夫。
大丈夫汉,撩著便知来由,不为分外。
若更拟议踌躇,何啻云泥万里。
所以道十五日已前点即不到,十五日已后到即不点。
且道点即是,不点即是。
长因虎啸风生处,记得龙吟雾起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