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缭丝灯次李西涯杨邃庵二先生韵二首·其二》
《缭丝灯次李西涯杨邃庵二先生韵二首·其二》全文
明 / 归有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灯火长安照夜红,丰年乐事万方同。

四夷离韎归鞮鞻,南海珠玑属妇功。

绮縠清英呈妙像,空方纤丽见精工。

泰陵内直诸元老,都在春风湛露中。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明代京城长安灯火辉煌的景象,展现出一派繁荣富庶的气象。首句“灯火长安照夜红”以灯火之红艳映衬出夜晚的长安城繁华不夜,流露出对盛世景象的赞美之情。接着,“丰年乐事万方同”一句,直接点明了这不仅是京城的盛景,更是全国共享的丰收之乐,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的向往与歌颂。

“四夷离韎归鞮鞻,南海珠玑属妇功”两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四方少数民族归顺,南海的珍宝也归于国家,象征着国家的强大和统一,以及对边疆治理的成效。这里不仅展现了物质财富的丰富,更蕴含了文化融合与民族团结的深意。

“绮縠清英呈妙像,空方纤丽见精工”则转向对工艺美术的赞美,通过绮縠(一种精细的丝织品)的精美图案和空方(一种器物)的纤细精致,表现了古代工匠高超的技艺和审美追求,同时也暗示了社会的繁荣与文化的兴盛。

最后,“泰陵内直诸元老,都在春风湛露中”一句,将目光投向了权力中心,描绘了朝廷内老臣们在春风中享受着宁静与和谐的生活场景,既是对朝廷稳定、老臣受到尊重的肯定,也是对当时社会秩序和谐的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明代社会的繁荣景象、国家的统一与强盛、文化的昌盛以及社会秩序的和谐,表达了诗人对盛世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归有光

归有光
朝代:明   字:熙甫   籍贯:江苏昆山   生辰:1506~1571

归有光(1506~1571)明代官员、散文家。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汉族,江苏昆山人。嘉靖十九年举人。会试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众多,60岁方成进士,历长兴知县、顺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与修《世宗实录》,卒于南京。归有光与唐顺之、王慎中两人均崇尚内容翔实、文字朴实的唐宋古文,并称为嘉靖三大家。由于归有光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极深造诣,在当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著有《震川集》、《三吴水利录》等。 
猜你喜欢

谒金门·其八

歌罢奏。敛步拂开罗袖。宝扇轻摇香汗透。

软香沾素手。小立偎人良久。一寸娇波横溜。

心事未言眉已皱。无端催劝酒。

(0)

江城子·其一盆中梅

年年腊后见冰姑。玉肌肤。点琼酥。

不老花容,经岁转敷腴。

向背稀稠如画里,明月下、影疏疏。

江南有客问征途。寄音书。定来无。

且傍盆池,巧石倚浮图。

静对北山林处士,妆点就、小西湖。

(0)

李粹伯侍御母夫人挽章

对仗峨冠日,鲸牙汹九渊。

堂萱不改色,台柏故参天。

共识吾君圣,今知此母贤。

丁宁刘子□,□事一时编。

(0)

句·其一

杏城西城翁幽居。

(0)

南乡子.白石铺

临水窗儿。与卷珠帘看画眉。

雨浴红衣惊起后,争知。水远山长各自飞。

受尽孤凄。极目风烟说与谁。

直是为他憔悴损,寻思。怎得心肠一似伊。

(0)

西江月·其四

抵死漫生要见,偷方觅便求欢。十分赢得带围宽。

刬地如今难恋。枕畔水沈烟尽,床头银蜡烧残。

鸳衾不觉夜深寒。记取有人肠断。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