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孔毅甫州名五首·其四》
《和孔毅甫州名五首·其四》全文
宋 / 吕陶   形式: 古风

平生知求道,冀保衰朽质。

金阙劳仰望,玉经探秘密。

尝闻造化理,虚静乃不屈。

又闻栖真士,幽处遁荆荜。

深藏虽混同,安养自诚一。

广采与博访,未遇敢怀佚。

诵经期万遍,掩卷复开帙。

才能简思虑,了不见象物。

谁将林泉屦,易取尘土绂。

渠意良有得,吾曹又何失。

爱君气容和,忻乐不在瑟。

得鼎必全神,逢丹可换骨。

方蓬达去路,寰海空白日。

愿开循循诲,灵台非缜栗。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吕陶所作的《和孔毅甫州名五首》中的第四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追求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提到“平生知求道”,表明诗人一生致力于寻找真理和道义。接着,“金阙劳仰望,玉经探秘密”则描绘了诗人对道家经典著作的深入研究和对道家仙境的向往。

“尝闻造化理,虚静乃不屈”体现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理解,认为只有通过内心的平静和空无才能真正理解宇宙的奥秘。“又闻栖真士,幽处遁荆荜”则描述了真正的修行者在远离尘世的地方寻求精神的净化。

“深藏虽混同,安养自诚一”强调了内心的纯净和平静对于修行的重要性。“广采与博访,未遇敢怀佚”表达了诗人广泛学习和探索的精神,即使没有遇到理想的境界也不轻易放弃。

“诵经期万遍,掩卷复开帙”展现了诗人对道家经典的虔诚诵读和反复研读的态度。“才能简思虑,了不见象物”则说明了通过修炼达到心灵的纯净,不再被外物所困扰。

“谁将林泉屦,易取尘土绂”表达了诗人对隐居山林、远离世俗的渴望。“渠意良有得,吾曹又何失”则体现了诗人对自身追求与他人生活状态的思考,认为无论选择何种生活方式,内心得到满足才是最重要的。

最后,“爱君气容和,忻乐不在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和内心的和谐与快乐的赞美。“得鼎必全神,逢丹可换骨”暗示了通过修炼可以达到身心的完全净化和重生。“方蓬达去路,寰海空白日”描绘了诗人对自由和无限可能的向往。“愿开循循诲,灵台非缜栗”表达了诗人希望得到指导,让心灵更加清明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道家哲学的深刻理解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和谐生活的珍视以及对个人内心成长的渴望。

作者介绍

吕陶
朝代:宋

(1027—1103)成都人,字元钧,号净德。仁宗皇祐间进士。神宗熙宁三年举制科,对策枚数王安石新法之过,出通判蜀州。哲宗元祐初,擢殿中侍御史,首上邪正之辨,劾新党蔡确、韩缜、张璪、章惇等。累迁中书舍人,进给事中。哲宗亲政,知陈州。坐元祐党夺职,责衡州居住。徽宗立,复集贤殿修撰、知梓州,致仕。有《净德集》。
猜你喜欢

画梅

微雪初消月半池,篱边遥见两三枝。

清香传得天心在,未许寻常草木知。

(0)

三友图

冰雪淡相看,心期许岁寒。

莫同桃李伴,容易及春残。

(0)

莲实

水妃擎出绀珠囊,玉笋彫槃喜乍尝。

肤白已搀新藕嫩,心青犹带小荷香。

斗馀翠鸟零珍羽,飞尽黄蜂露蜜房。

口腹累人良可笑,此身便欲老江乡。

(0)

闻鹧鸪

鹧鸪声里夕阳西,陌上征人首尽低。

遍地关山行不得,为谁辛苦尽情啼?

(0)

桂花

丹桂花开八月中,天香飘落引秋风。

人间亦有淮南树,一夜吹香到月宫。

(0)

乱后归家·其三

一炬成焦土,先人此敝庐。

有家真壁立,无树可巢居。

小妇啼开箧,群童喜荷锄。

苔花经雨长,狼藉满家书。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