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光林怀少章》
《宿光林怀少章》全文
宋 / 李弥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烟断伽蓝欲报昏,竹梢风雨乱纷纷。

悬知借枕山腰舍,魂梦已随超化云。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宿guānglín怀huáishǎozhāng
sòng / xùn

yānduànjiālánbàohūnzhúshāofēngluànfēnfēn

xuánzhījièzhěnshānyāoshèhúnmèngsuíchāohuàyún

翻译
寺庙烟雾消散黄昏将近,竹枝风雨中摇曳不定。
我猜想你借宿在山腰的小屋,灵魂梦境已随云朵升腾超脱。
注释
烟断:寺庙烟火消失。
伽蓝:寺庙。
欲报昏:即将迎来黄昏。
竹梢:竹子顶端。
风雨乱纷纷:风雨交加,纷扰不断。
悬知:料想。
借枕:借宿。
山腰舍:山腰的小屋。
魂梦:灵魂和梦境。
超化云:超脱世俗,如云般飘向天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弥逊的作品,名为《宿光林怀少章》。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夜晚借住于一座寺庙之中,心境复杂,充满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处境的无奈。

"烟断伽蓝欲报昏,竹梢风雨乱纷纷。"

这两句描绘出诗人夜宿寺庙的情景。“烟断”指的是日落后的余晖已经消散,“伽蓝”是佛教术语,意为寺院,这里用来表达诗人居住的地方。而“欲报昏”则透露了诗人内心对夜幕降临的等待和期待。接下来的“竹梢风雨乱纷纷”则描绘出了夜晚寺庙周围竹林中的风雨声,给人的感觉是紊乱而不安静。

"悬知借枕山腰舍,魂梦已随超化云。"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超脱感。“悬知”意味着暂时的栖息,“借枕山腰舍”则是说诗人在山脚下的寺庙中借宿,这里的“山腰”给人一种隐蔽、偏僻之感。最后两字“魂梦已随超化云”表达了诗人的心灵已经飘渺,与世俗的纷争和烦恼相隔绝,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解脱。

整首诗通过对夜宿寺庙景象的描绘,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在特定环境下的情感体验和精神状态,是一篇充满哲思和情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李弥逊

李弥逊
朝代:宋   号:筠西翁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085~1153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梦中作

山色浓如滴,湖光平如席。

风月不相识,相逢便相得。

(0)

金陵作

沙觜弯环转柁牙,一衣带水绕城斜。

飞廉解使冯夷怒,渡口风吹荞麦花。

(0)

次韵和张掾新泉三绝句·其三

山色何如水色幽,棋声不乱叶声愁。

斧柯未烂君归去,白日桑榆不我谋。

(0)

潘子真用悭字韵劝香城人葺陈陶书堂因和之·其一

一宿层城饭香积,六年清镜改朱颜。

陈陶仙去书堂坏,罗幕尘生春昼闲。

每向山头望城里,直疑天上非人间。

可能分我寻常地,抹月批风想不悭。

(0)

同苏伯固游东山寺

五里来寻祇树园,寒蝉嘒嘒叶纷纷。

田间坏衲僧收稻,天外奇峰山作云。

半榻华胥聊共寄,一盂香积许同分。

迎人返照不无意,送客残钟犹自闻。

(0)

观雪六绝·其二

柴门草阁李生家,雪压幽篁特地斜。

寡鹤啄馀畦碎玉,连钱飞起树零花。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