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禅栖古越,旅榇隔新亭。
社散莲犹白,吟余草自青。
鸟鳷行道路,蛙产灌畦瓶。
雨湿眠来石,风翻读半经。
补衣荷片片,照佛火星星。
听绝晨参磬,寥寥人杳冥。
旧禅栖古越,旅榇隔新亭。
社散莲犹白,吟余草自青。
鸟鳷行道路,蛙产灌畦瓶。
雨湿眠来石,风翻读半经。
补衣荷片片,照佛火星星。
听绝晨参磬,寥寥人杳冥。
这首明代蔡庸的《挽宪上人》是一首悼念僧侣的挽诗,表达了对故去的宪上人的深深怀念和对僧侣生活的感慨。诗中通过描绘禅居古越的环境,展现了僧人的生活场景。
首联“旧禅栖古越,旅榇隔新亭”以“旧禅”和“古越”暗示了宪上人生前修行之地的古老与偏远,而“旅榇隔新亭”则透露出他的离世,暗示着生与死的分别。
颔联“社散莲犹白,吟余草自青”运用了象征手法,莲花象征僧人的清净,即使僧团解散,莲花依旧洁白,草木在吟诵声后依然青翠,寓言僧人的精神永存。
颈联“鸟鳷行道路,蛙产灌畦瓶”描绘了自然界的生动画面,鸟儿飞翔,蛙声入耳,这些都与僧人的生活环境紧密相连,体现了僧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境。
尾联“雨湿眠来石,风翻读半经”进一步刻画僧人的日常生活,即便在风雨中,他也会在石头上打坐冥想,研读佛经,显示出其坚韧的修行意志。
最后两句“听绝晨参磬,寥寥人杳冥”以寂静的清晨和消失的磬声,渲染出僧众散去后的空寂,表达了诗人对宪上人离去后那份深深的哀思和对僧侣生活的敬仰。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情感深沉,通过对僧人生活的细致描绘,传达出对逝者的怀念和对僧侣精神的赞美。
一百六日春正浓,江村片水桃花通。
兰桡双飞柳底灭,船头细草摇轻红。
女郎祠前美人集,骄春粉黛花神泣。
小姑倚嫂姊将妹,佛香惹袖朝云湿。
竞舍金钗铸善财,笑打流莺映花立。
等闲倾尽吴儿国,玉骢仿佛酒无色。
百年日日宜清明,昨日无端送寒食。
眼前色界非非天,烟花梦断空遗钿。
青原寡妇哭何事,日暮东风吹纸钱。
天上白玉虹,延袤十万里。
昭回下紫溟,飞来跨瑶水。
仙人挟之游,飘飖靡所止。
祖骞寻河源,浮槎适孔迩。
长揖银汉间,相遗赤虬履。
乃饰双明珠,加缘五色绮。
提携未轻著,纳令授孙子。
千载俟风云,一附鸾鹤起。
年来憔悴腰围减,无眠每看侵晓。
锦幔围香,银篝倚玉,风雨送春归早。
天涯芳草,问别后而今,怎生怀抱。
煞是无聊,屋梁月落画屏悄。俊游回首堪忆。
忆酒痕碧凝,烛花红小。
篆袅清愁,尘封匣镜,丝鬓催人易老。相逢最好。
奈地北天南,梦云难到。欲寄音书,双鱼江上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