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星发徂辆,悠悠即长路。
家人前致词,问我将焉赴。
躬耕苦旱干,何以资朝暮。
衣食事奔走,晨寒犯霜露。
枫林号夜乌,宿草栖寒兔。
轻烟动虚里,崩沙依浅渡。
凄凄浮客心,黯黯长天雾。
逍遥思孔桴,濩落嗟庄瓠。
去去返蓬蒿,脱粟安所素。
侵星发徂辆,悠悠即长路。
家人前致词,问我将焉赴。
躬耕苦旱干,何以资朝暮。
衣食事奔走,晨寒犯霜露。
枫林号夜乌,宿草栖寒兔。
轻烟动虚里,崩沙依浅渡。
凄凄浮客心,黯黯长天雾。
逍遥思孔桴,濩落嗟庄瓠。
去去返蓬蒿,脱粟安所素。
这首明代诗人金大舆的《与文源朱二过溧阳道上二首(其一)》描绘了清晨启程远行的场景。诗人"侵星发徂辆",在拂晓时分便踏上旅途,暗示行程的匆忙和艰辛。家人殷切询问他此行的目的地,诗人回答说是为了应对生活中的困苦,"躬耕苦旱干",寻求衣食之需。
沿途的景象凄凉,"枫林号夜乌,宿草栖寒兔",夜鸟悲鸣,野兔藏身于荒草中,渲染出一种孤寂和冷清的氛围。"轻烟动虚里,崩沙依浅渡",淡淡的烟雾在空旷的原野中飘荡,浅水边的沙土显得尤为脆弱,这些细节刻画出道路的艰难。
诗人内心充满感慨,"凄凄浮客心,黯黯长天雾",表达了漂泊不定的游子心情,以及对前途的迷茫。他以孔夫子的逍遥自比,又感叹自己如同庄周梦蝶般的落魄,"逍遥思孔桴,濩落嗟庄瓠"。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去去返蓬蒿,脱粟安所素",暗示自己可能回归田园,过着粗茶淡饭的生活。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旅途的艰辛和内心的矛盾,富有哲理和情感深度。
石桥之北凤城西,庄严净域开招提。
我来白昼考岁月,苔阶偶抚昔人碑。
石龟石柱出废址,如幻具足非然疑。
宝构珠缨悬日月,相好特表天人师。
戒坛左峙授摩羯,擘窠神迹辉云楣。
曲廊右转筑精舍,虽城市也而幽奇。
庭前倔强矗老干,摩挲不辨桐与桤。
轮囷盘郁戛霄汉,层层旌节排神芝。
白足僧人称铁树,木疏希见谁能知。
大椿散木此其类,名以不坏理亦宜。
很山千岁挺不朽,彼小隐耳奚堪题。
饱参佛定得如是,熟阅世道何纷兮。
天风为我吹万虑,童童盖下聊依迟。
同云一色难分叶,禁体苦吟雪非雪。
背触如参竹篦子,欧令苏传两奇绝。
蝗深可卜田火除,心喜应教屐齿折。
况复督亢旧膏腴,恰似蓝田未堙灭。
梁王已命兔园宴,杜老那擅鲸鱼掣。
凭舆揽结吟兴飞,拈须何虑冰花缬。
十馀字耳乃区区,不因步韵宜避屑。
却忆澄海禁水部,倡和豪情岩电瞥。
试看滕六御风行,彼则有言可无说。
独怜呵冻赓吟者,毳衣布帐寒如铁。
野艇不须收,烟波任拍浮。
得诗缘即景,适性且随流。
山泉雨后生,飞下白云横。
留得匡庐意,青莲策杖行。
凭栏聊极目,灌木绿阴稠。
寄语披蓑者,源中可放舟。
山势倏断续,云容镇滃浮。
漫嫌沙水浅,且自泊孤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