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艇不须收,烟波任拍浮。
得诗缘即景,适性且随流。
山泉雨后生,飞下白云横。
留得匡庐意,青莲策杖行。
凭栏聊极目,灌木绿阴稠。
寄语披蓑者,源中可放舟。
山势倏断续,云容镇滃浮。
漫嫌沙水浅,且自泊孤舟。
野艇不须收,烟波任拍浮。
得诗缘即景,适性且随流。
山泉雨后生,飞下白云横。
留得匡庐意,青莲策杖行。
凭栏聊极目,灌木绿阴稠。
寄语披蓑者,源中可放舟。
山势倏断续,云容镇滃浮。
漫嫌沙水浅,且自泊孤舟。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山水画卷。诗人以“文徵明曲港归舟图”为背景,巧妙地融入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感悟与欣赏。首句“野艇不须收,烟波任拍浮”,以轻盈之笔勾勒出小船在烟波浩渺中自由漂浮的情景,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广阔与自由,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接着,“得诗缘即景,适性且随流”,诗人表达了创作灵感来源于眼前景致,随性而为的态度,体现了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哲学。随后,“山泉雨后生,飞下白云横”,描绘了雨后山泉奔腾,白云横空的壮丽景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寓意着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
“留得匡庐意,青莲策杖行”,引用了庐山(匡庐)和李白(青莲居士)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向往自然、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接下来,“凭栏聊极目,灌木绿阴稠”,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了诗人站在高处远眺,绿树成荫的景象,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最后,“寄语披蓑者,源中可放舟”,诗人以对话的形式,向那些在山间劳作的人们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希望他们也能在自然中找到心灵的慰藉。全诗以山水为载体,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清雅脱俗的艺术风格。
爱此倚栏杆,谁同寓目閒。
轻阴弄晴日,秀色隐空山。
岛树萧疏外,征帆杳霭间。
予虽江上老,心羡白云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