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李公自留都督学转北奉常有赠》
《李公自留都督学转北奉常有赠》全文
明 / 王世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教铎方传振旧京,容台忽尔傍承明。

行时祖帐看犹绛,到日长斋羡独清。

天地似新周礼乐,星辰依旧汉公卿。

由来柱史偏谙典,门下何烦致两生。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对李公从督学调任北奉常后的赠诗。诗中描绘了李公在京城的职务变动,以及对其新职位的赞誉。

首联“教铎方传振旧京,容台忽尔傍承明”以“教铎”喻指李公的教育职责,他正将教育的声威传播至京城,而“容台”则暗示其新任的职位。这两句描绘了李公从一个地方调任至京城的重要职务,形象地展现了其身份的转变。

颔联“行时祖帐看犹绛,到日长斋羡独清”描述了李公离任时的庄重场面和到达新职位后的生活状态。离任时,祖帐(古代送别时所设的帐篷)上还残留着绛色的痕迹,象征着离别的哀伤;而到达新职位后,李公选择长斋(长时间素食),表现出他对清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颈联“天地似新周礼乐,星辰依旧汉公卿”通过天地与星辰的比喻,赞美李公的到来为京城带来了新的气象,如同周朝礼乐的复兴,同时强调了李公的地位与影响力,如同汉朝的公卿一样显赫。

尾联“由来柱史偏谙典,门下何烦致两生”点明了李公作为柱史(官职名,此处泛指高官)对典章制度的熟悉,同时也表达了对李公门下的敬意,认为无需再特意招揽人才,因为李公自身就足以吸引众多贤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李公职务变动的描绘,以及对其个人品质和能力的赞誉,展现了王世贞对李公的深厚敬意和对其未来工作的美好祝愿。

作者介绍
王世贞

王世贞
朝代:明   字:元美   号:凤洲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生辰:1526年-1590年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
猜你喜欢

颂古四十首·其三

涅槃一路同来往,寸步宁亏达本乡。

鹙子黠儿轻借便,由如哑子吃生姜。

月上女,太无良,不涂红粉自风光。

金锁玄关留不住,百尺竿头信脚行。

(0)

有令可干难闭户,无人堪访懒移舟。

(0)

驻跸扬州以提点刑狱公廨为尚书省礼部在西北隅卷书楼下甲戌年余尝寓止焉今寓直其下有感

三入南宫更白头,夜寒持被卷书楼。

那知趼足半天下,投老浮山省旧游。

(0)

灵山观

入梦无黄石,收身赖赤松。

濯冠临皖水,执简叩灊峰。

司命开琳阙,明光下玉龙。

高灵心拱卫,江海势朝宗。

清夜垂星斗,空山答鼓钟。

云车来绛节,风马上丹封。

楼观参差见,岩崖转仄容。

山川瞻胜异,蘋藻荐严恭。

凡骨应难换,幽人岂易逢。

他年华山藕,安用葛陂筇。

(0)

次韵寄谢公表韩公朝请

世人如鲗鱼,自蔽翻吐墨。

猩熊亦何罪,不卫唇与足。

要当如木雁,安问定石玉。

向来休休翁,老去称耐辱。

迹高名自污,卒享清净福。

肯为接舆生,叩木妄歌哭。

韩公早闻道,垢浊久已出。

终成九层台,不弃一篑筑。

长安列戟第,桐影将缺秃。

宁辞治中舆,且食祠宫粟。

胸中荆棘尽,华发当更绿。

抗尘我何庸,勇退公所独。

何如善刀藏,聊放虚舟触。

(0)

山居.羃翠轩

开轩面杉竹,冷翠摇清空。

披衣水边石,长夏来薰风。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