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古寺挂岩阿,揽胜盘纡石磴多。
风动佛幢时弄影,云深樵径但闻歌。
松涛似涌千峰去,剑舄如骑独鹤过。
试问法融归寂后,闲花幽鸟近如何?
南朝古寺挂岩阿,揽胜盘纡石磴多。
风动佛幢时弄影,云深樵径但闻歌。
松涛似涌千峰去,剑舄如骑独鹤过。
试问法融归寂后,闲花幽鸟近如何?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牛首山游览献花岩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与禅意的融合。首句“南朝古寺挂岩阿”点明了地点,古老的寺庙依山而建,营造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接着,“揽胜盘纡石磴多”描绘了攀登山路的艰难与曲折,暗示了探索自然之美的艰辛过程。
“风动佛幢时弄影,云深樵径但闻歌”两句,通过动态与静态的对比,展现了山中清幽的氛围。风吹动佛幢,影子随之摇曳,云雾深处,樵夫的歌声隐约可闻,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之美。
“松涛似涌千峰去,剑舄如骑独鹤过”则进一步渲染了山林的壮丽与空灵。松涛如同千峰涌动,剑舄(古代武士的鞋)仿佛独鹤般轻盈地掠过,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磅礴气势,也暗喻了诗人内心的自由与洒脱。
最后,“试问法融归寂后,闲花幽鸟近如何?”以法融(唐代高僧)为引,表达了对过去与现在的思考,以及对自然与禅宗精神的追求。诗人似乎在询问,经历了繁华与寂静之后,自然界的花朵与鸟儿是否依旧保持着它们的宁静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林的壮美与禅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内心平静的向往。
清风弄水月衔山,幽人夜度吴王岘。
黄州鼓角亦多情,送我南来不辞远。
江南又闻出塞曲,半杂江声作悲健。
谁言万方声一概,鼍愤龙愁为余变。
我记江边枯柳树,未死相逢真识面。
他年一叶溯江来,还吹此曲相迎饯。
维扬一株花,四海无同类。
年年后土祠,独比琼瑶贵。
中含散水芳,外团蝴蝶戏。
酴醾不见香,芍药惭多媚。
扶疏翠盖圆,散乱真珠缀。
不从众格繁,自守幽姿粹。
尝闻好事家,欲移京毂地。
既违孤洁情,终误栽培意。
洛阳红牡丹,适时名转异。
新荣托旧枝,万状呈妖丽。
天工借颜色,深淡随人智。
三春爱赏时,车马喧如市。
草木禀赋殊,得失岂轻议。
我来首见花,对花聊自醉。
湖光祗在阑干外,凭虚远迷三楚。
旧柳犹青,平芜自碧,几度朝昏烟雨。天涯倦旅。
爱小却游鞭,共挥谈麈。
顿觉尘清,宦情高下等风絮。
芝山苍翠缥缈,黯然仙梦杳,吟思飞去。
故国楼台,斜阳巷陌,回首白云何处。无心访古。
对双塔栖鸦,半汀归鹭。立尽荷香,月明人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