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塞下曲四首·其二》
《塞下曲四首·其二》全文
唐 / 王昌龄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0)
注释
饮马:让马饮水。
渡:过,穿过。
秋水:秋季的河水。
水寒:河水寒冷。
风似刀:风非常刺骨,像刀割一样。
平沙:广阔的沙漠。
日未没:太阳还没下山。
黯黯:昏暗的样子。
临洮:地名,在今甘肃省,这里泛指边塞之地。
昔日:往昔,过去。
长城战:在长城一带发生的战争。
咸言:都这样说,普遍认为。
意气高:士气高昂,精神振奋。
黄尘:指战场上的尘土,也象征战争。
足今古:贯穿古今,意味着战争频繁。
白骨:战士的遗骸。
乱蓬蒿:散乱在杂草丛中。
翻译
牵马饮水度过秋日的河,河水寒冷,风像刀子一般锋利。
广阔的沙漠上太阳还未落下,昏暗中能看见远处的临洮。
过去在长城发生的战役,人们都说那时的士气高昂。
从古至今,黄沙漫天,白骨散落在蓬蒿之间。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边塞景象和表达战士哀感的诗句。开篇“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两句,通过对季节、自然环境的描述,营造出一种肃杀而萧瑟的氛围。接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进一步渲染了边塞的荒凉与孤寂。

第三句“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回顾过去的战争时刻,表达了当时士兵们英勇斗志昂扬的情绪。然而随后,“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两句,却转而描绘出一幅历史更迭、英雄末路的悲凉图景。黄尘指代战场上的尘土,而白骨则象征着战争留下的残酷遗迹。

整体来看,这段诗文通过对比手法,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于过去战争英勇与现实荒废之间反差的感慨,以及对英雄生命消逝的哀思。语言简洁有力,意象丰富,充分展现了边塞诗特有的苍凉与悲壮色彩。

作者介绍
王昌龄

王昌龄
朝代:唐   字:少伯   籍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   生辰:698— 756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
猜你喜欢

同载赓命美赐炬公毅夜集圣符宅余独后至时圣符新婚

幽期那忍负,薄暮我能来。

莲蜡分房烛,兰肴续夜杯。

暖风微送酒,芳意密传梅。

城柝频移漏,更深尚未回。

(0)

寒雨怀空可亭却寄陈命美·其一

也知色是幻,故以空名亭。

忍草沿阶长,禅花上架青。

山窗一雨过,客履几人经。

晓露溪痕湿,移泉到佛瓶。

(0)

晓行河间道中

晓行三十里,白雾尚冥冥。

沾洒俄成霰,微茫不辨星。

马寒嘶欲止,车滑去难停。

隐约见篱舍,疏烟出过坰。

(0)

访王君奉于德兴寺留题

虽游京国遍,而独爱禅居。

柿叶留僧偈,莲花借佛炉。

空床储腊酒,高庋顿奇书。

客况无聊赖,思君便策驴。

(0)

同杨应先朱瞻御梁喈林集程散木中秘园亭用瞻御韵

冥濛香径滑,澹雨洒林扃。

侵晓方趋省,留宾暂憩亭。

花明仙掌露,草带凤池青。

胜念堪留记,浮踪几聚萍。

(0)

不寐

微尚将无隔,兴居百念回。

口和心自语,形与影相猜。

圣世谁甘隐,逢时谅不才。

中宵缘底事,起步独徘徊。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