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尚将无隔,兴居百念回。
口和心自语,形与影相猜。
圣世谁甘隐,逢时谅不才。
中宵缘底事,起步独徘徊。
微尚将无隔,兴居百念回。
口和心自语,形与影相猜。
圣世谁甘隐,逢时谅不才。
中宵缘底事,起步独徘徊。
这首诗名为《不寐》,是明代诗人李之世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深夜难以入眠的情景,以及内心的复杂情感。
首句“微尚将无隔”,表达了诗人对细微事物的敏感与关注,似乎在暗示着内心深处的某种微妙情感或思考,但又似乎与外界有所隔阂,难以完全融入或表达。
“兴居百念回”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思绪纷飞的状态,各种念头在心中来回翻涌,难以平静。这种“百念回”的描述,生动地展现了人在深夜时分思绪万千、难以自控的心理状态。
接下来的“口和心自语,形与影相猜”,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口”与“心”的自语,以及“形”与“影”的相互猜疑,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这里,“口”与“心”的不同声音,象征着理智与情感的冲突;而“形”与“影”的相猜,则可能寓意着现实与幻象之间的辨识与困惑。
“圣世谁甘隐,逢时谅不才”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身处盛世却未能施展才华的感慨。他或许在反思自己的才能是否足够,或是对于时代赋予的机会有所怀疑,流露出一种既渴望被认可又感到自我质疑的复杂心情。
最后,“中宵缘底事,起步独徘徊”点明了诗人的行动——在深夜独自走动,寻找答案。这一行为不仅体现了诗人的孤独感,也暗示着他正在寻求心灵的慰藉或解答内心的疑惑。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自我反思,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内心世界,以及对自我价值和时代机遇的深刻思考。
石人峰下云,长覆石梁水。
石梁潭水淙,分明来梦里。
五老白雪零,五羊红桃美。
红白本同时,山川成遐迩。
引念情复殷,悠悠几千里。
坐起徒为劳,无酒安可恃。
憬然觉何从,形迹百年耳。
多宝塔中人,古今前后履。
蟭螟眉睫间,冥合不自此。
优游溪上林,岂俟观无始。
厌闻世外俦,合离仍贩市。
意气感当时,睽违亦已矣。
死且不可忘,终山有田子。
安得至今日,展像谁当似。
我有夙世习,抱衾中夜起。
忘情卑太上,所钟非所儗。
亭亭百尺楼,极目万山紫。
山外汇重溟,溟深不见底。
揆我怀人心,心孤焉足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