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有黄粮搅梦残。喜无白石怨盟寒。
朝饥恰遇醅初熟,夜冷悬知雪在山。
论世法,自来顽。他人忙处我偏闾。
柴门闭了无些事,纸帐梅花醉梦间。
幸有黄粮搅梦残。喜无白石怨盟寒。
朝饥恰遇醅初熟,夜冷悬知雪在山。
论世法,自来顽。他人忙处我偏闾。
柴门闭了无些事,纸帐梅花醉梦间。
这首明代诗人俞彦的《鹧鸪天·其十一》描绘了一幅闲适而淡泊的生活画面。首句“幸有黄粮搅梦残”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满足,黄粮虽粗朴,却能驱散梦境中的不快。次句“喜无白石怨盟寒”则反映出诗人对人情关系的淡然,没有世俗的寒意和怨恨。
“朝饥恰遇醅初熟,夜冷悬知雪在山”两句通过日常生活细节,展现了诗人的知足与期待,早晨的饥饿恰好遇到新酿的酒,夜晚的寒冷预示着山上的雪将至,都充满了诗意的暗示。
“论世法,自来顽”表达诗人对于世间法则的看法,认为自己性情质朴,不随波逐流。接下来,“他人忙处我偏闾”进一步强调了诗人与世无争的态度,当他人忙碌时,他选择独居僻静之处。
最后两句“柴门闭了无些事,纸帐梅花醉梦间”描绘出一幅宁静的冬日景象,诗人关闭柴门,沉浸在纸帐中,欣赏着梅花,沉醉于梦境之中,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闲适与自得。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平实的语言,描绘了诗人淡泊名利、享受清贫生活的意境,展现出一种独特的隐逸情怀。
人间望晴雨,长若物所隔。
亏成间十五,嘉谷信多厄。
假手方寸丹,诚与炉烟升。
风伯龃龉之,不容彻九清。
玄云起西北,似副祈禜意。
惊飙鏖晚空,汎洒第末势。
寄声主雨神,云车盍小留。
咄嗟泽枯槁,为人消殷忧。
辅帝凝太和,系子一引手。
如昔五三代,济时须圣偶。
诗坛我贱工,康庄自途穷。
眩旋向良乐,并御天闲龙。
北风鏖屯云,倦鸟白昼迷。
筛为县麻雨,寒气晚凄凄。
何以赠行客,去路一尺泥。
卒徒淖莫前,草棘取新蹊。
可能辞滞留,十步九颠隮。
穷我恐非天,问子谁见挤。
少日忧患海,有眉未肯低。
流年况衰病,纵死非孩提。
戚欣何足云,寿夭久已齐。
秀色浮岭路,清音淙上溪。
会心各姿态,捋须忘惨悽。
山灵不无情,斩新献诗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