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鏖屯云,倦鸟白昼迷。
筛为县麻雨,寒气晚凄凄。
何以赠行客,去路一尺泥。
卒徒淖莫前,草棘取新蹊。
可能辞滞留,十步九颠隮。
穷我恐非天,问子谁见挤。
少日忧患海,有眉未肯低。
流年况衰病,纵死非孩提。
戚欣何足云,寿夭久已齐。
秀色浮岭路,清音淙上溪。
会心各姿态,捋须忘惨悽。
山灵不无情,斩新献诗题。
北风鏖屯云,倦鸟白昼迷。
筛为县麻雨,寒气晚凄凄。
何以赠行客,去路一尺泥。
卒徒淖莫前,草棘取新蹊。
可能辞滞留,十步九颠隮。
穷我恐非天,问子谁见挤。
少日忧患海,有眉未肯低。
流年况衰病,纵死非孩提。
戚欣何足云,寿夭久已齐。
秀色浮岭路,清音淙上溪。
会心各姿态,捋须忘惨悽。
山灵不无情,斩新献诗题。
这首诗描绘了北风吹过时乌云密布,连白天的倦鸟都迷失方向的景象。随后,诗人描述了如细沙般的冷雨洒落,傍晚时分更显凄凉。在这样的天气中,诗人赠行者以深深的关怀,提醒路上满是湿滑的泥土,行走艰难,需寻找新的路径。行者担心行程受阻,每走几步就可能跌倒。
诗人感慨自己的困顿,担心此生的挫折并非天意,询问友人是否也有类似的感受。他忆起年轻时的忧虑重重,但即使如此,也未曾失去对生活的热爱。如今岁月流逝,疾病缠身,诗人看淡生死,认为长寿短命并无差别。他欣赏沿途秀美的景色,倾听清脆的溪水声,心中虽有哀愁,但仍能欣赏生活中的美好。
最后,诗人以山灵的名义,表达对自然的深情,并借此机会创作诗歌,以此来排解心中的愁绪。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人生困境的反思,又有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展现了诗人坚韧与豁达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