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月之间星入斗,畴昔之夜星入月。
入斗前史验虏走,入月韩诗应虏灭。
昭然垂象不轻示,适验天心厌胡羯。
此胡蚕食诸戎尽,云扰中原野流血。
去年突然渡江左,几欲长驱控京阙。
使其得气不击败,延及生灵祸何烈。
衣冠正统幸阴佑,依然天堑限南北。
乃知硕果弗尽剥,东南生意不终绝。
吾皇修德务饬己,悔悟一念足对越。
正当岁星在吴分,不待一言退荧惑。
胡运百载天将亡,两星炯炯岂虚设。
自今有道守四夷,海寓一家混吴越。
病夫得复见太平,愿以馀年老农业。
两月之间星入斗,畴昔之夜星入月。
入斗前史验虏走,入月韩诗应虏灭。
昭然垂象不轻示,适验天心厌胡羯。
此胡蚕食诸戎尽,云扰中原野流血。
去年突然渡江左,几欲长驱控京阙。
使其得气不击败,延及生灵祸何烈。
衣冠正统幸阴佑,依然天堑限南北。
乃知硕果弗尽剥,东南生意不终绝。
吾皇修德务饬己,悔悟一念足对越。
正当岁星在吴分,不待一言退荧惑。
胡运百载天将亡,两星炯炯岂虚设。
自今有道守四夷,海寓一家混吴越。
病夫得复见太平,愿以馀年老农业。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李曾伯所作,名为《记十五日夜星犯月》。从诗中可以看出,李曾伯通过观察天象变化来抒写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对国家安危的关切。
"两月之间星入斗,畴昔之夜星入月" 这两句开篇便引人注目,作者通过描述星辰移动进入斗宿和月亮中的情景,展示了他对天文观察的敏锐和兴趣。同时,这也隐含着对宇宙运行规律的敬畏之心。
接下来的"入斗前史验虏走,入月韩诗应虏灭"两句,则是借古今事例来表达作者对于国家安危的忧虑。"昭然垂象不轻示,适验天心厌胡羯"一句中,“昭然垂象”意味着皇帝象征的权威和德行应当明显而不可违抗;“适验天心厌胡羯”则表达了对外族侵扰的不满和排斥。
诗人通过"此胡蚕食诸戎尽,云扰中原野流血"这两句,抒写了对国家遭受外患、人民流离失所的痛心疾首。"去年突然渡江左,几欲长驱控京阙"则是回忆往事,表达了对抗击敌人、保卫国土的渴望。
"使其得气不击败,延及生灵祸何烈"一句,显示了诗人对于战争带来的灾难深感同情。"衣冠正统幸阴佑,依然天堑限南北"则是希望国家能够保持礼仪之邦的尊严,以及对分裂状态的哀叹。
"乃知硕果弗尽剥,东南生意不终绝"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希望和信心。"吾皇修德务饬己,悔悟一念足对越"则是期望君主能够反思过往之失,力行仁政。
最后,“正当岁星在吴分,不待一言退荧惑”表达了诗人对于当前时局的敏感和急迫感。"胡运百载天将亡,两星炯炯岂虚设"则是对外患威胁的忧虑以及对天命所托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忆和现实问题的抒写,表现了作者对于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和人民福祉的深切关怀。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坚定的爱国情感和对理想政治秩序的向往。
秋风信早,有晚蝉细柳,夕阳烟杪。
忽唱将离,算程燕楚关河杳。
缘谁丝鬓红尘道,戍笳起、塞鸿凄草。
瞬搏沙、只影天涯,剩别肠轮绕。
如饮醇醪绝倒,记零露晓窗,夜凉亭沼。
半载萍依,东轩风月开愁抱。
年华暗换心如捣,猛枨触、襟期蓬岛。
待重来、却话巴山,春漫老。
红杏桥边,白云渡口,画船箫鼓端阳。
十六年来,故园事事堪伤。
前年此日偏相忆,有沙鸥、招得成行。
向丰溪、掠过波声,划破山光。
当时但觉离情速,倩蛮笺缄恨,苦说他乡。
谁道而含,回头一样茫茫。
客来都问江南好,问江南、可是潇湘?
怎凭阑、一缕西风,一寸回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