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贱贫者,栖栖在蓬茨。
蓬茨何所乐,吾心自孳孳。
人言青山巅,玉髓閟在斯。
服食仙立成,深惭禀凡姿。
何如任其性,隽味古文辞。
仰止曲肱叟,舍此吾谁师。
我本贱贫者,栖栖在蓬茨。
蓬茨何所乐,吾心自孳孳。
人言青山巅,玉髓閟在斯。
服食仙立成,深惭禀凡姿。
何如任其性,隽味古文辞。
仰止曲肱叟,舍此吾谁师。
这首明代诗人李昌祺的《拟古十四首(其十三)》表达了诗人对朴素生活的向往和对知识的追求。首句“我本贱贫者,栖栖在蓬茨”揭示了诗人的身份和生活环境,虽贫贱但坚韧不屈。接着,“蓬茨何所乐,吾心自孳孳”表达了他对内心充实的满足,尽管物质简陋,精神世界却富饶。
“人言青山巅,玉髓閟在斯”暗含道家思想,暗示着隐居山林可能隐藏着仙道之秘,然而诗人意识到自己“服食仙立成”的资质不足,流露出谦逊与自我反思。“何如任其性,隽味古文辞”表明他更倾向于随性自在地研读古籍,从中寻找生活的智慧和乐趣。
最后两句“仰止曲肱叟,舍此吾谁师”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像“曲肱叟”(形容简朴生活的人)般智慧长者的敬仰,他们不仅是生活上的榜样,更是精神导师。整首诗通过个人经历和感悟,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崇尚学问的人生态度。
秋原馺娑一鸣鞭,远入烟堤近柳前。
横过绿残红重岭,俯看云白菊黄天。
幞头导中诚堪笑,连网周阹未是田。
历览西成堪额庆,敢忘兢业诩丰年。
凉飙飒萧瑟,节序忽已催。
络纬吟露莎,鹎鶋栖夜槐。
佳人未忍眠,颦眉黯如啼。
举首见明月,揽衾对空闺。
忆远各呻吟,命侣聊招携。
尺素出文笥,平砧列閒阶。
女伴强笑言,默喻中怀哀。
长短准旧度,袗袭别新题。
不裁双鸳鸯,留待君予归。
王风咏执簧,七月廑授衣。
图史堪起予,往复卷更开。
高咏惠连诗,遑问学步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