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矗双峰,登临兴不穷。
置身天地外,放眼水云中。
仙境初疑接,尘心到此空。
焦公遗像在,千古仰高风。
大海矗双峰,登临兴不穷。
置身天地外,放眼水云中。
仙境初疑接,尘心到此空。
焦公遗像在,千古仰高风。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焦山绝顶时的壮丽景色和内心感受。首句“大海矗双峰”以大海与双峰相映衬,营造出磅礴的自然景观。接着“登临兴不穷”表达了诗人对登山过程中的兴致勃勃之情。“置身天地外,放眼水云中”两句,运用夸张手法,强调了登高后的开阔视野和超脱凡尘的感受。
“仙境初疑接,尘心到此空”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超然物外的情感体验,仿佛与世隔绝,心灵得到了净化。“焦公遗像在,千古仰高风”最后两句,通过提及焦公(可能是指焦山的历史人物或文化符号)的遗像,表达了对历史人物高尚品德的敬仰,以及对古人精神追求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美景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超脱和高尚人格的追求与向往。
蹑足炎山顶,回首沧溟天。
蜃市随风起,赤城堕我前。
我家东海畔,海水没桑田。
顾盼旧城郭,沦灭无人烟。
驱车北原路,荒草何芊芊!
郊野莽萧瑟,牛马鸣道边。
飒飒凄风捲,荒荒白日悬。
踯躅何所往,山海空相连。
山有猛兽迹,海有蛟龙涎。
行路既已难,谁能扬长鞭!
家国念存丧,身世多变迁。
抚剑长太息,埋地今千年!
朝驾扶桑谷,夕宿昆崙巅。
飙轮无所阻,我愿随飞仙!
仙人不可期,时俗渐腥膻。
挥手弄牛斗,泛槎有张骞。
终当御风去,万里风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