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室留得秋,好花天所纵。
夜夜下孤月,写影碎鸾凤。
香寒初意满,情深晚妆重。
出门履繁霜,乃知天宇空。
故人溯江舟,独续水窗梦。
一室留得秋,好花天所纵。
夜夜下孤月,写影碎鸾凤。
香寒初意满,情深晚妆重。
出门履繁霜,乃知天宇空。
故人溯江舟,独续水窗梦。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洗心阁中,面对菊花时的内心感受与外界环境的和谐统一。首句“一室留得秋”点明了时间与地点,秋天的宁静被诗人巧妙地捕捉于室内,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接下来,“好花天所纵”则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仿佛是上天赋予的恩赐。
“夜夜下孤月,写影碎鸾凤”两句,通过月光洒落,将菊花的影子映照在地上,形成破碎的图案,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细腻情感和对自然景象的独特感悟。这里运用了“鸾凤”的比喻,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香寒初意满,情深晚妆重”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菊花的香气在寒冷中弥漫,如同诗人初生的情感充盈;而“晚妆重”则可能暗喻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怀念,以及对生活细节的重视。
最后,“出门履繁霜,乃知天宇空”两句,通过描写室外的霜冻,反衬出内心的纯净与宇宙的广阔。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深刻对话,体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领悟。
“故人溯江舟,独续水窗梦”则以一个远方的朋友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友情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表达。
怒石势欲落,哀狖啼啾啾。
攀援无尺土,寸步犹淹留。
槎枒千章木,终古闻飕飗。
阳乌避荟蔚,六月思重裘。
升高瞰巨浸,端倪洵难求。
洪涛蘸云霓,湠漫不可收。
缅渺望乡邑,西接昆崙邱。
王母竟何许,玄圃空悠悠。
想像扶桑枝,垂椹光十洲。
安能驭鸾鹄,饱啖销羁忧。
言出城南门,驱车夹山去。
言寻竹林寺,忽见连山树。
峰色夕阳中,苍筤绿如雾。
钟磬出瑶林,林外微风度。
径入鹤林中,寺外纷古趣。
茅茨作经楼,僧侣禅悦遇。
不见寄奴泉,遥想苏仙句。
有鸟无鹃声,林竹如沐露。
出寺五里馀,复得竹山路。
客亭涧曲临,禅房山坳聚。
翛然绝尘氛,恨无入山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