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莺啼序.春日游平山堂即事》
《莺啼序.春日游平山堂即事》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莺啼序

三月雷堂口,多少游丝浴鹭。

正潋滟、文縠初平,金沟种满芳树。

屏幕津楼斜蘸水,秋千春院閒吹絮。

喜夹衣初试,艇子一双摇去。

阵阵鬓丝,层层帘影,齐问平山渡。

隔船纱、袅袅亭亭,影落绿波深处。

照菱花,水面明妆,唱竹枝,风前诗句。

又东园、芍药才红,金铃争护。

兰桡小拢,看绕径裙花,漾尘微步。

渐铺遍氍毹,玉笋飞觥,春纤拂素。

红子低敲,青梅小摘,栏杆却立频回顾。

蓦地见、玉钩斜下路。

伤心吊古,黯然偷注横波,此处是隋皇墓。

几番怊怅,流水东风,往事浑无据。

且趁江流正滑,好放蜻蛉,慢摇纨扇,重歌金缕。

暝翠将沈,船头欲转,茱萸湾子红桥下,妒游童、宝马将人觑。

可怜此际归来,两岸榆钱,一天丝雨。

(0)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游历平山堂的景象。开篇以“三月雷堂口”起兴,展现早春时节雷声唤醒生机,鹭鸟在游丝中嬉戏。接着描述了湖面如镜,金沟两旁种植着繁花似锦的树木,景色宜人。津楼倒映水中,春院内秋千轻摆,女子们悠闲地吹絮,初试夹衣,乘舟而去。

随后,词人细致描绘了沿途的风景,如鬓发随风、帘影重重,以及平山渡的美景。湖光山色中,菱花倒映,女子们唱着竹枝词,如诗如画。东园的芍药盛开,金铃环绕,兰舟轻摇,女子们欣赏裙花,步履轻盈。

随着夜幕降临,月光洒落,词人感叹历史遗迹,隋皇墓就在附近,引发怀古之情。他感慨往事如烟,流水东逝,只剩江流、蜻蛉和纨扇中的歌声。在暮色中,船行至茱萸湾红桥下,看到游童骑马,引发更多感伤。

整首词以春日游平山堂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同时也融入了对历史和人生的沉思,情感深沉而富有诗意。陈维崧的词作,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清代词人的独特风格。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夏旱四首·其四

甚歉不烦官踏旱,先输莫待吏催租。

辛勤终日拾遗穗,展转通宵据槁梧。

(0)

送真舍人帅江西八首·其七

少小闻人说复雠,至今禾黍遍宗周。

自怜谢病离军去,始听王师下海州。

(0)

送明甫初筮十首·其六

先绪微如线,未知谁亢宗。

翁犹惭父祖,汝可复惭翁。

(0)

药洲四首·其三

怪怪奇奇石,谁能辨丑妍。

莫教赞皇见,定辇入平泉。

(0)

荔枝龙眼二绝·其二

味尝不暇更论斤,买断何曾敢算缗。

谱与本经俱过眼,食之不老者何人。

(0)

荔支盛熟四绝·其三

牡丹姚魏荔方陈,欧蔡亡来罕识真。

纵使有文堪续谱,未知楷法属何人。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